中医,来。关于伤寒。

麻黄汤用于太阳经伤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脉浮紧表实无汗者;小柴胡汤用于邪入少阳经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欲呕者.补中益气汤用于伤寒杂病;中气不足内伤发热者;2020-02-25
麻黄汤,是用在伤寒在表的。小柴胡汤是用在伤寒在肌理的。补中益气汤是用在伤寒后出现气虚症状后的。2020-05-0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49: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麻黄汤用于太阳经伤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脉浮紧表实无汗者;小柴胡汤用于邪入少阳经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欲呕者.补中益气汤用于伤寒杂病;中气不足内伤发热者;麻黄汤,是用在伤寒在表的。小柴胡汤是用在伤寒在肌理的。补中益气汤是用在伤寒后出现气虚症状后的。

  • 伤寒是一种由感冒或暴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一种热病范畴。伤寒是由体表受寒所造成的内热内扰病症,又叫寒毒之病。在中医中,伤寒属于太阳、少阳、阳明三经的外邪所致的疾病,是一种以外感发热和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伤寒的临床表现以寒热表现为主,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

  • 温病学派与伤寒学派的分歧,源于对病邪作用的不同理解。温病学派认为,温病的发生主要由温热病邪引起,而伤寒则强调外邪如寒邪、温热等对机体的影响。然而,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于观察人体对各种外邪的反应,而非单纯区分外邪的性质。例如,感受寒邪的个体可能表现出热证,反之亦然。吴又可指出,温热病的...

  • 总结来说,伤寒之所以受到中医的重视,是因为它对生命的威胁更大。但疾病的发生并不仅限于伤寒,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强调内外兼治,以平衡人体气血,增强营卫,从而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 3. 关于“伤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短短的八个字一句话,竟然由此衍生后世两门中医流派:伤寒、温病。张仲景的伤寒,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名词,几乎包含所有外邪引起的身体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六经辨证”,根据六经传变从而制定...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