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虚血瘀?

气滞血瘀证是指由于气滞不行导致了血运的障碍,而出现既有气滞又有血瘀的证候。中医认为气滞多由情志不遂或者外邪侵袭,导致肝气久郁不解引起的。
因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若是情志不遂,可以造成肝气的疏泄失常、血行不畅,从而形成血瘀。
另外,饮食邪气、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也能导致气滞。气滞的地方不一样,症状也有所差别,比如气滞于脾、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肝气横逆、肋痛易怒,气滞于肺、肺气不清、痰多咳喘,气滞于经络,该经循行路线部位出现疼痛或者运动障碍等。气滞血瘀多是气滞与血瘀同时存在,一般先由气的运行不畅而后引起血行的运行淤滞,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以有离经之血导致了瘀血阻滞,从而引起气的运行,这是先有瘀血导致的气滞。总之,气滞血瘀是一个气滞、血瘀同时存在的一个中医病症。
1、饮食不合理会导致气滞血瘀症
  气滞血瘀症顾名思义,指的是机体的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导致了血液运行障碍。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饮食不合理的情况,比如说经常会暴饮暴食,或者是有饮食不规律等现象时,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病症表现。这类病人会有腹部的胀痛刺痛感。
  
2、心情不畅也会导致气滞血瘀症
  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气滞血瘀症是由于情绪不畅引起的。 气质和血瘀是共存的。如果平时忧思过度,心情不舒畅,就会导致肝脾失调的情况,这时候就容易导致气机瘀滞同而引发血滞。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2022-04-27
气虚血瘀为病机,因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行瘀滞的病理变化。气为血帅,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正常推动,若元气亏虚,无力行血,则血行缓慢,停留而瘀。《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临床常见身疲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之症,又有瘫痪、麻木或窜痛等血瘀之表现。此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补气益气为主,兼以活血行血。2022-04-27
气滞血瘀证是指由于气滞不行导致了血运的障碍,而出现既有气滞又有血瘀的证候。如果发现有这个情况,你可以服用和颜当归益血口服液,我之前畏寒肢冷还心悸气短,去了医院发现就是气虚,后来医生给我就是开的这个,喝了一段时间,整个人就感觉很舒服,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改善。2023-07-1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2 20:00: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虚和血瘀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理状态,它们常常相互关联并共同出现于许多慢性疾病中。气虚主要指人体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通,导致身体功能下降,出现疲乏无力、身体虚弱等症状。血瘀则是指人体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局部的血液滞留、淤积。两者结合在一起会影响身体的各种功能,加重疾病的程度。气虚血瘀是中医...

  • 一般气虚血瘀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器官功能衰退、元气不足等原因,无力推动体内血液的循环,从而造成血液局部阻塞、成淤所出现的一种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由于体内的血液不循环,会导致机体气血不足,患者会表现出面部苍白、四肢无力的现象,无力情况下的患者一般不想说话,进而导致患者少气懒言的情况出现。

  • 1 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有什么不同 形成病因不同 气虚血瘀因为身体虚弱气虚导致的血瘀,而气滞血瘀是因为体内气瘀滞导致的血瘀。表现症状不同 气虚血瘀的人常常伴有身体疲乏无力、脸色苍白、头晕眼花、呼吸短而急促,易出汗,说话声音较小等症状,并且身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而气滞血瘀一般会出...

  • 气滞血瘀证是指由于气滞不行导致了血运的障碍,而出现既有气滞又有血瘀的证候。中医认为气滞多由情志不遂或者外邪侵袭,导致肝气久郁不解引起的。因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若是情志不遂,可以造成肝气的疏泄失常、血行不畅,从而形成血瘀。另外,饮食邪气、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也能导致气滞。气滞的...

  • 气虚血瘀是中医的一种证候表现,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以及舌质淡暗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以下药物进行调理:一、中药 1.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气虚引起的乏力、气短等症状。2. 当归:不仅可以补血,还能活血,适用于气虚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