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虚?分清症状再用药

当下,人们生活压力大,加班,熬夜都是很平常的事。许多人身体透支严重,有种被掏空的感觉。这是虚证的表现。也就是常说的气虚和血虚。
补虚要分清虚症的类型,针对不同病症,选用不同方法和对应药物。

气虚证

气虚证特点 :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
表现症状 :面色无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动时上述症状加重,舌淡,脉虚弱等。
气虚的治疗原则是扶正补气,但在具体辨证时还需分清病位所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

依据病位,气虚分为 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肾不纳气 6种证候。

1、 心气虚: 心气不足,心脏及全身功能活动减退所致,
表现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体倦乏力,气血不充,自汗,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面色淡白等。
治疗方法: 补气养心。
治疗药物: 生脉饮。

2、 肺气虚: 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所致。
表现症状: 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严重,痰液清稀,声音低微,倦怠无力,面白无华,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方法: 补益肺气,固表止汗。
治疗药物: 玉屏风颗粒。

3、 脾气虚: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致。
表现症状: 纳少,食后脘胀,大便糖溏稀,肢体倦怠,形瘦神疲,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方法: 补益肺气 。
治疗药物: 四君子颗粒。

4、 脾虚气陷: 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致。
表现症状: 脘腹坠胀,食后尤甚,或便意频 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不止,甚者脱肛,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混浊,伴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 补气升阳。
治疗药物: 补中益气丸。

5、 脾不统血: 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致。
表现症状: 各种慢性出血,可见吐血、便血、尿血、肌衄、血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量多、色淡红、先期、崩漏或淋沥不尽等,常伴有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治疗药物: 人参归脾丸。

血虚证

血虚证特点: 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所致。
表现症状: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爪色淡,头晕目花,心悸不寐,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
血虚证依据病位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气血两虚3种证候。

1、 心血虚证: 心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
表现症状: 心悸,头晕,失眠,健忘,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
治疗方法: 补血养心安神。
治疗表药物: 柏子养心丸。

2、 肝血虚证: 肝脏血液亏虚,所系组织器官失养所致。
表现症状: 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或肢体水肿,筋脉拘挛,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面白无华,唇爪淡白,舌质淡,脉细。
治疗方法: 补血养肝。
治疗药物: 四物合剂。

3、 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致。
表现症状: 心悸怔仲,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气短懒言,四肢倦怠,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治疗药物: 归脾丸。

气虚与血虚是常见的身体亏虚的表现症状,在选用药物时,应依据病症分清病位所在,针对不同脏腑选用对应药物,方能精准用药。

2022-07-14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2:47: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黄苍白、头晕乏力、眼花、失眠多梦等症状。针对血虚,中医建议采用补血、养血和生血的药物,如当归、阿胶和熟地黄等。这些药物能够滋养血液,改善血虚引起的各种症状。补血虚的食品包括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和龙眼肉等。它们富含营养成分,能够滋补血液,提高身体的造血功能。此外,猪血...

  • 气虚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乏力、气短、易出汗,头晕、面色黄、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虚热,自汗,声音微弱、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需补气。补气的药物:人参、黄芪、党参等。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

  • 其症状包括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容易眩晕、出虚汗、易感冒等。另一方面,血虚指的是体内阴血的亏损,可能由于失血过多或长期疾病消耗造成,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颜色暗淡、头晕心悸、体重减轻、眼睛干涩等。对于气虚而言,它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多个方面,如卫外功能减弱,容易出汗;肌肉无力,全身疲乏;精神...

  • 气血虚的人可能出现语音低弱、神疲肢倦、自汗、心悸失眠等症状。调理应从生活、饮食、运动和中药等方面进行,顺应四季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6. 气血虚快速调理方法 气虚血瘀的调理需益气活血化瘀,具体用药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中药,如补阳还五汤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7. 气血虚的治疗方法...

  • 1. 气虚和血虚是中医学中的两种常见体质状态,它们在表现和调理方法上各有不同。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发黄、气短懒言、乏力、自汗、头晕、心慌等症状,而血虚则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手脚麻木等。气虚是气的生成或运行不足,血虚则是血液的生成或循环不足。2. 对于气虚的调理,应...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