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过程中得气与行针方法是什么?

(一)得气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针感以病人感觉到针刺部位酸、麻、胀、重感者为多,同时,针刺某些穴位以及对针刺反应比较敏感的病人针感可向一定的方向放散一定的距离。针刺得气后,医生刺手的指下有一种略为沉紧的感觉。如果没有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生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病人也无酸、麻、胀、重等感觉。尽管针刺治疗的病人和病种以及所选择的穴位和针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针刺时必须得气才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是否得气的针感越强,疗效就越好呢?不一定。因为得气说明针刺达到了腧穴所在,至于针感的强弱,则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的强弱、疾病的性质、病程的长短、病证的虚实、手法的补泻需要等具体情况而具体确定。
(二)行针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诱导和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1.基本手法
(1)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根据针刺的深浅不同,分为浅部、较深部、深部三个层次,古人习惯上分别把这三个层次称为为天、人、地三部。“提”就是将针从地部退至人部、天部,或由人部退至天部的向上提针的过程。“插”就是将针从天部刺到人部、地部,或从人部刺到地部的向下刺入的过程。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联合应用,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行针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所要达到的治疗目的而具体确定(图8-10)。
(2)捻转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做一前一后旋转捻动的动作。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点等确定(图8-11)。
图8-10、图8-11

在临床实际中,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经常相互配合运用。
2.辅助手法
(1)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图8-12)。此法可激发经气,促使针感传导或缓解滞针。
(2)刮柄法:是指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如以拇指抵住针尾,用食指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或以拇指、中指挟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地刮动针柄(图8-13)。此法可激发经气,是一种催气、行气之法。
图8-12、图8-13

(3)弹柄法:是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操作时应注意用力不可过猛,弹的频率也不可过快,避免引起弯针(图8-14)。此法亦有激发经气,催气速行的作用。
(4)搓柄法:将针刺达一定深度后,或向内或向外单向捻转的方法。此法类同于捻转法,但搓法向一个方向捻针,幅度略大,故皮下组织往往有轻度缠绕针身现象(图8-15)。气至之前,此法可用于促其得气;气至之后,此法可增强得气感。
图8-14、图8-15

(5)摇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图8-16)。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6)震颤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图8-17)。
图8-16、图8-17

2019-08-0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2:24: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行针手法、辅助方法、留针候气。1、行针手法:行针手法是促使得气的重要方法,行针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2、辅助方法:辅助方法是促使得气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辅助方法包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3、留针候气:留针候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让其留置穴内,以候气至的方法。

  • 4. 基本行针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提插法是通过手指动作,使针在腧穴内上下移动,幅度和频率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以保持均匀一致的指力和适当的刺激量。5. 捻转法是右手持针柄进行前后旋转,角度和时间同样依据患者情况和治疗目的调整,确保指力均匀,避免单向捻针导致的困难。以上改写保持了原文的语...

  • 考点:行针的基本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针刺必须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所谓得气,是中医针灸的专业名词,现代人称之为针感。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医生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患者的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这就是得气。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医生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而进行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古今医家都十分重视...

  • 针向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又称针芒行气法。指以针刺方向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欲使针感向上传导,则针尖宜向上斜刺;欲使针感向下传导,则针尖宜向下斜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