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演伤寒论作者水平怎么样

这本书。非常的好。医易同源。从六经辨证,五运六气标本阴阳,主客加临,以及司天在泉的中医经典根源注解仲景伤寒。 易演伤寒论非常值得一看。 我记得网上也有很多公布的条文和视频讲解,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百度一下! 还有楼主问的这本书为伤寒论中医界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个人认为, 刘东军老师的《易演伤寒论》伤寒论是历代中医伤寒论注解学术中最正确,也是能够还原仲景先师伤寒论精髓的书籍,就拿你所问的问题来说,历代伤寒论注解家都不明白的几个问题,在《易演伤寒论》这本书中都有详细的注解。通过六经辨证,标本阴阳,主客加临,十二辟卦时空转换,从而剖析仲景伤寒之精髓。通过主客加临十二辟卦时空转换结构来解释你所问的司天在泉这个问题,还有历代伤寒论研究家,和黄帝内经研究者一直想要弄明白的何谓二阳并病以及三阳合病。 最重要的是,《易演伤寒论》这个学术能够完全让读者明白,那些在伤寒论原文中出现最多,被历代伤寒论注解家糊解一通的伤寒论密码:“伤寒几日几日”为何解。这些问题都是历代注解家不能解决的问题。 看历代伤寒注家为了逃避以上问题,进而“找理由”“有是证有是药”!!的荒谬注解让人汗颜!! 仲景先师原文序中提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这些话不得不让现今中医者深思! 个人认为。还得楼主自己去体会。这个学术是精品。不像目前我国伤寒论界的书籍那样,换汤不换药来回就那些理论,借鉴他人的理论,最后再写一个感想。2022-12-11
怎样看待《易演伤寒论》这本书?
45 人关注3 条评论

写回答
查看全部 24 个回答

写回答

中医翁-Water
博闻深思,孤独求败
我做为注释过《伤寒论》的人,同行之间,本来不应该多嘴,因为我读过这本书……,只不过,体验太差了。

有几个原因,我说说看,供有心人参考:

1、自视甚高,却看不出学问功底和思辨能力;

2、自恋,每段话开头都是“中医武将……”,如果真有水平,大家会记住名字的,不用反复重复;

3、对于《易》数,东拉西扯、生搬硬套,内容一片混乱,无法自圆其说。更何况,这些内容没有一个与治病救人有关;

4、全书没有从病药的角度解析过一句条文,也没有解析过一个方药;

5、全书没有一个案例;

6、有鲜明的商业套路2022-12-10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2:40: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总之,《易演伤寒论》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医学理论书籍。在阅读时,读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指导理论,以理论丰富实践,共同推动医学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从网络上流传的《易演伤寒论》PDF版来看,虽然其理论新颖,但具体到实践价值,却显得有些模糊。刘先生的自我介绍中,似乎流露出与传统中医理念有所偏离的独断倾向,更像是一位富有争议的狂热学者,而非传统的医者形象。

  • 刘东军性情刚直,对时弊有独特的见解,敢于挑战流行病学理论和西方化医学理论。他对看似合理的医学方法多有批评,提出惊人之论,指出其中的谬误,因此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他的言论既有赞赏者,也有批评者,体现了其思想的深刻和独特性。与那些只知行而不知言的名医不同,刘东军深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重要性。

  • 《易演伤寒论》的出版,终结了《易经》只能指导中医理论而无法直接将易经卦象卦位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历史。因为它揭示了医圣张仲景用易之妙,而非仅仅基于临床经验的叙述。实际上,《伤寒论》中的病症都是依据脉象推演而来,而人的脉象无不与六气结构与五运的发力相互作用。六气是古人对天际宇宙阴阳比例的...

  • 《易演伤寒论》是1800多年,继张仲景医圣之后,唯一能从伤寒论真正的立法之本来注解伤寒论.第一,《刘东军易演伤寒论》彻底解决了“伤寒论的立法之谜”第二:《刘东军易演伤寒论》彻底解决了“伤寒几日几日”为何物的问题.第三:《刘东军易演伤寒论》彻底解决了“张仲景是如何运用易经的问题”第四:《...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