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 A.扁鹊的四诊法

c2014-11-01
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根据《黄帝内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典中的基本理论,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提出以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扩展资料:
《伤寒杂病论》写成后,由于兵火战乱,散失不全。后来经晋朝王叔和整理、编次,才得以保存下来,到了宋朝,又经林亿等人校勘,把“伤寒”和“杂病”分开,一部叫《伤寒论》,一部叫《金匮要略》,一直流传至今。
《伤寒论》共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论述了外感热性病“伤寒”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确立了“六经”、“八纲”的辨证论治原则。《金匮要略》共六卷,二十五篇,首论脏腑和经络,其中包括病因、病理、疾病分类、诊断和防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相当于治疗学总论。
其他各篇分别论述了内科杂病以及外科、妇产、儿科、急救等四十多种病的治疗方法,共一百三十九条,二百六十二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2020-07-12
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 (C.《伤寒杂病论》)
A.扁鹊的四诊法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2015-07-15

2020-12-22
b2014-11-01
C2014-11-01
a2014-11-01
C2014-11-01
c2014-11-01
C2014-11-01
内经讲的是基本理论 ,伤寒杂病论讲的是治病方法。你看了内经不一定会治病,当你看了《伤寒论》就能治病。并且《伤寒论》里的方子对后世影响巨大。中医里有“伤寒派”和“温病派”,从此,你就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的影响。2018-07-1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4-09-19 11:56: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