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是如何看出人的健康状况的?

当然是可以看出来。然后会结合眼睛看到的一些病状。2019-11-16
这个学过的肯定会知道里面的奥妙,肯定是有一定的规则的2019-11-15
这个应该是能够感知出来一点的,是通过脉搏的跳动来感知的2019-11-15
其实对于这个就是我国中医的非常神奇的一个方面。2019-11-16
每当我们看到中医,中医都会给我们脉诊,并能通过脉诊准确把握我们的病情。很多人好奇中医是如何通过脉诊了解人体的一切的。让我给你看一下中医的脉诊是什么。

脉诊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对中国古代家长制时期医学实践的总结。《史记》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以其高超的视、听、问、切方法而闻名,尤其是脉诊。
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晋朝时期,著名医生王树赫综合了历代的知识和经验,写了《脉经》,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经专著。该书将脉象分为二十四种,每种脉象都作了说明,并对各种脉象的切割方法和各种杂病进行了描述。进一步将脉诊与疾病相结合,使脉诊学成为一门更加实用的知识。从那以后,中国古代脉象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许多著名的医生精通脉象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也对脉象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著有《滨湖脉象学》(公元1564年)。

脉诊的定位是“全身诊断”、“三部诊断”和“寸口诊断”。首先,主要是“全身诊断”,即从头部到脚部可以触及的动脉,包括头、颈、颊动脉、上肢的屈动脉、碳氢化合物后肢、足背动脉、下肢的腘动脉和股动脉。这些区域的动脉位于身体表面,或附着在骨骼和皮下。《内经》记载的脉象主要是“全身诊断”全身诊断又称“三分九候”“三分诊”是指对头(营颓动脉)、腕存口(屈动脉)、足下垂阳(足背动脉)的诊断。寸口病的诊断是切断并触摸两掌背突(骨茎突)的动脉,称为“单独取寸口”。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寸口是人体经络的交汇处,而寸口的诊断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状况。这种方法在《内经》中已有描述,后来在南京、麦经等书中,对寸口病的诊断也主要有描述,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到的脉象。包括脉搏显示部位的深度、速度、强度、节律的均匀性等。正常脉搏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中不强,节奏均匀,称为“平脉”(正常脉搏)。有病时,脉称为病脉。不同的疾病往往有不同的脉象。这就是中医通过脉诊了解人体状态的原因。
2019-11-19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21: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的把脉方法是通过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脉搏,以此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可以通过两手的寸、关、尺三个位置来对应,其中左手的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而右手的寸、关、尺则对应肺、脾和命门。通过号脉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如左手寸脉若摸不到,则说明心血不足,患...

  • 中医的诊断方式,尤其是通过把脉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是一种独特且古老的技艺。在中医中,“切”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了解其健康状况。这一技艺在电视剧中常被描绘为中医为孕妇检查是否怀孕,即所谓的“喜脉”。中医的脉象种类繁多,包括平脉、浮脉、沉脉等,每种脉象都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状况。而孕...

  • 中医把脉检查身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的,但有其局限性。原理基础:把脉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对脉搏的检查与检测,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脉搏反映了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和血管的状态,因此把脉能够捕捉到一些与血液流动和血管健康相关的信息。准确性:在中医领域,经验丰富的中医师通过把脉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

  • 中医脉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观察脉搏的细微变化来推断人体内部气血阴阳的变化及脏腑经络的健康状况。气与血在体内相互作用,形成脉动,脉动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态。脉象的形成直接关联着人体气血的盈亏及运行的畅滞。人体的疾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气血,进而导致不同的脉象表现。例如...

  • 若左手尺脉无,可能出现绝经、闭经、经量少等症状;若右手尺脉无,可能出现阳痿、性冷淡、不孕、流产、痛经、手足冰冷、抑郁症、失忆症、肌无力、尿频等症状。综上所述,中医通过把脉来诊断人体健康状况,需结合脉象的多种特征进行综合判断。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中医师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