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好发胆囊炎!中医2穴道通畅胆气

【苏凤哲、路洁(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防治胆囊炎,让胆囊保持通畅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吃得越来越好,餐桌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美味享受了,胆囊的负担也加重了,好多人都得了胆囊炎。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患慢性胆囊炎者占70%以上。 患了胆囊炎时,平素只感到右胁部胀痛,或心窝处饱胀,嗳气、厌食、恶心,或见胃脘部灼热,食油腻之物即感上腹部作胀,严重时大便泄泻,常常是吃了高脂食物后有的发作,并发结石者则常有反复发作的胆绞痛。体检时可见上腹部或右上腹轻度压痛,如有胆囊肿大时则于右上腹可摸到圆形包块。超音波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内有结石影像。 此病是老年人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疾病之一,如不积极治疗,长期反复发作,可转为急性胆囊炎,甚至恶变。 中医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负责贮存与输送胆汁,凡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寒暑失调、情志不畅、虫积内扰等均可致肝胆气滞、湿热内阻或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肝胃不和等而形成胆囊炎。 饮食可使胆气通畅 饮食疗法主要是防止胆腑气机升降失常。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饮食调整以低脂肪、高蛋白质、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为原则,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少用或不用动物油,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利胆功能。具体来说,应少吃或不吃肥肉、动物内脏,适量吃瘦肉、新鲜鱼类、绿色蔬菜等,烹调使用菜籽油、大豆沙拉油等植物食用油。 大便通则胆气降 中医讲,胆为少阳,奇恒之府,内藏胆汁,又为六腑之一,以通降为顺,大便不通则胃肠压力高,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郁滞,容易并发细菌感染。保持大便通畅可使胆腑气机顺降,起到利胆作用,从而预防胆囊疾病。有大便秘结者可适量服用生大黄粉,每次3∼5克,每日1∼2次,有利胆消炎、畅通大便的作用。 心情好胆才能决断 胆主「决断」,为「五脏六腑之使」,任何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其「决断」,从而使其功能失常。胆囊疾病病程较长,患病后不要过度担心、忧郁,宜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畅神怡,则气机调畅,胆汁分泌与排泄得以正常,有利于本病的治疗与恢复。 *** 阳陵泉和足三里 阳陵泉是胆经穴位,在膝关节外侧凹陷处。 *** 此穴可促进胆汁排泄,激发胆经疏泄生发之气。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此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两穴合用,可以胆胃同调,对胆囊炎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刮痧治疗,方法简单,使用方便,见效快,可根据情况选择。刮痧选取的穴位和方法如下: 刮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选取膝关节内侧的曲泉(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和阴陵泉穴,沿小腿内侧向下经地机穴、三阴交穴,刮至太冲穴处。 刮足少阳胆经:由阳陵泉穴向下沿小腿外侧经胆囊点、悬钟穴刮至丘墟穴处。 刮足太阳膀胱经:由背部膈俞穴处沿脊柱两侧经肝俞、胆俞、脾俞刮至胃俞穴处。 刮督脉:由大椎穴处沿后正中线刮至阳穴处。 刮任脉:由胸前膻中穴处沿前正中线向下,经巨阙刮至中脘穴处。 本文摘自《养气血先养脾胃:中医大师无病到天年的养生方》/苏凤哲、路洁(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世茂
2022-10-27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6:35: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