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辨证施治

1.治疗原则脾胃虚弱的为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主要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可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黏冻,加黄连、马齿苋。2.主方运用(1)六君子汤适于脾虚诸证。方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脘腹痞闷胀痛,恶心呕吐者,加木香、砂仁、藿香;若泄泻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可加炮附片、干姜;或咳嗽、痰涎较多且有呕恶、头晕者,加竹茹、枳壳克;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气短乏力者,加炙紫菀、款冬花、白前。(2)参苓白术散适于脾气虚而挟湿诸证。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若兼见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者,可加苍术、车前子、泽泻、柴胡;若白带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樱子、芡实、煅龙牡。小儿疳积,服用此方,再加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为细末,每次服3克,1日3次。

2016-05-09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49: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不佳需要辨证施治,病因可能由于寒邪客胃或者感受暑湿等外邪引起,还可能由于饮食机制引起,如饮食不洁 、肥甘厚腻、吸烟、喝酒等。另外长期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肝胃不和引起,或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大病久病、年老体弱等,都会导致脾胃虚弱引起脾胃不佳。临床上分型也是分为寒邪客胃、肝气郁结、...

  • 1. 脾胃虚弱的患者应寻求专业中医的辨证施治,通过中药和针灸治疗,同时配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2. 脾胃虚弱的典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疲劳、身体消瘦、餐后易腹泻或腹胀、大便稀薄、无臭、不消化食物等。舌象表现为薄白苔,脉象为虚。3. 治疗脾胃虚弱的中药方案包括参苓白术...

  • 调理脾胃要根据病人的表现辨证施治,常见表现与常用中成药如下:1、脾胃虚弱:表现是面色萎黄或苍白、气短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容易疲劳、舌淡苔白脉弱,可以使用健脾益气的药,比如四君子丸,如果痰湿重,可以用陈夏六君子丸,如果脾虚,同时又有气滞、痰湿,就用香砂六君子丸加减治疗;2、湿热中...

  • 1.治疗原则脾胃虚弱的为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主要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可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

  • 辨证施食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