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如何对糖尿病辨证分型?

(1)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分类。在中医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
这种分类方法有些片面,因为临床上三多症状并不是截然分开,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故治疗上应三焦兼顾、三消同治。《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可谓经验之谈。
(2)根据阴阳偏盛偏衰分型。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
(3)阴阳辨证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分型。分为阴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火旺型、血瘀型共七个证型治疗。
2019-07-04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9:58: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医家意见不一。早期多以上、中、下三消分治,后来分型增多,有以肺、胃、肾分治,有以气、血、津液辨证,也有以瘀血、肝气来辨治。依据古今多数医家的经验,归纳为六型:燥热炽盛型多见于疾病初起,来势较急。症状包括多食,消谷善饥,胃脘嘈杂,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形体消瘦,...

  • 若肺阴虚,则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胃火旺,则多食易饥;肾阴亏,则尿频量多、尿如膏脂。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常因气阴两虚而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痨、眼疾、听力下降、疮疖等。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可划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治疗时需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对于肺热津伤...

  • 在中医领域,糖尿病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消渴病,它涉及身体各脏腑的复杂病理变化。首先,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三个阶段:上消,主要表现为肺热炽盛,导致口渴欲饮、口干舌燥;中消,常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症状可能包括食欲不振、消瘦;而下消,则与肾脏问题相关,表现为小便频多,甚至夜尿。其中,肺热伤津...

  • 中医中,将消渴病症细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症状和病程进展。上消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而渴不止,虽然病程相对较轻,但这阶段的患者仍需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中消则表现为消谷善饥,即患者食欲旺盛,但伤及内脏的程度已有所增加,需进一步观察治疗。下消的症状...

  •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有比较多的方法,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传统把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是肺阴虚、阴虚燥热,第二个分型一般为胃热炽盛,第三个主要是肾阴虚以及肾阳虚。如今按照上、中、下消这几个分型治疗远远不够,如今基本上按照其阴阳辨证,即病人首先表现为阴虚燥热,也有阴虚燥热日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