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7种中成药可滋阴清热,值得收藏


地贞颗粒——具有清虚热,滋肝肾,宁心养神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地骨皮、女贞子、墨旱莲、五味子、沙苑子、合欢皮、甘草、郁金组成。
适应症:用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症见烘热汗出,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便秘等症。
用法用量:饭后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天3次。8周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少进油腻;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肝病患者慎用,或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伴有月经紊乱者、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珍芝安神胶囊——具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珍珠、灵芝组成。
适应症: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不寐心悸,头晕耳鸣,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者禁服。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二至丸——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女贞子(蒸)、墨旱莲组成。
适应症: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临床用药经验:
用法用量:口服用药,每次9g,一天2次。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知柏地黄丸(浓缩丸)——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
适应症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临床用药经验: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宜空腹或饭前服用,虚寒性病症患者不适用,孕妇慎服。
大补阴丸——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效。
主要成分由熟地黄、盐知母、盐黄柏、醋龟甲、猪脊髓组成。
适应症:用于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遗精。
临床用药经验: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一日2-3次;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本品宜饭前用开水或淡盐水送服。糖尿病患者禁服。感冒病人不宜服用;虚寒性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孕妇慎用。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西青果颗粒——具有清热,利咽,生津的作用。
用于阴虚内热伤津所致咽干、咽痛、咽部充血;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注意事项:凡声嘶、咽痛初起,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忌用。
天麦消渴片——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组成。
适应症: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临床用药经验:
用法用量:口服。第一周一次2片,一日2次,以后一次1-2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小儿和重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022-06-1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08: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清虚火的中成药有左归丸、养阴清肺丸、知柏地黄丸等,但是患者不能盲目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病情使用。1、左归丸:左归丸有滋阴补肾的效果,可以治疗由于阴虚引发的火旺,缓解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情况。2、养阴清肺丸:药物有养阴润燥的效果,可以治疗由于肺阴虚引发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3、知柏...

  • 1.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适用于虚火旺盛,尤其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虚火上浮有良好效果。该药能够滋阴降火,对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2.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的调理。虚火旺盛时,六味地黄丸能够滋补肝肾,缓解虚火症状,如头晕目眩、耳鸣...

  • 1.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丹皮等药材组成的中成药,适用于治疗因肾阴虚引起的眩晕、阴虚潮热、虚火牙痛和小儿发育不良等症状。2. 左归丸由熟地黄、山药、鹿角胶、龟板胶和枸杞子等药材制成,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盗汗、神疲口燥等症状,适用于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

  • 阴虚火旺可以通过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阴虚火旺是指阴液亏损,虚火内盛,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口苦、心烦失眠等。治疗阴虚火旺的中成药主要包括:1. 知柏地黄丸: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等症状。知母、黄柏能清热泻火,地黄等药材则有助于滋养...

  • 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经常使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有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丹皮等组成。主要治疗阴性肾虚亏损所致的眩晕,阴虚潮热,虚火牙痛,小儿发育不良等病症。六味地黄丸有各种不同的剂型,如水蜜丸(可每次服用6克)、小蜜丸(可每次服用9克)、大蜜丸(可每次服用1丸)、软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