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 犊鼻 伏兔 足三里在哪里

孝心可嘉

阳陵泉:本穴取法,历代文献其说不一。《灵枢·本输篇》:“伸而得之。”是让患者将下肢伸直,然后取穴;《针灸大成》:“蹲而取之。”是嘱病人取下蹲姿势再定穴;《中国针灸学》:“坐,屈膝重足……取之。”本人从多年临床实践观察体会,以上方法对于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均不适宜。基原因是易发生晕针及弯针。我则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犊鼻: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具体取穴可以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

伏兔: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013-07-2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9:12: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末穴厉兑。

  • 例如,当患者肩关节疼痛时,可以选择肩前和三角肌这两个穴位;若肘关节疼痛,则可选曲池、尺泽和手三里三个穴位;腕关节疼痛时,应针刺阳池、外关和合谷;髋关节疼痛时,可选秩边、环跳和殷门;膝关节疼痛时,可取阳陵泉、犊鼻、伏兔和足三里;踝关节疼痛时,则需针刺丘墟、昆仑、解溪、太溪和承山等穴...

  • 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_、手五里、臂_、肩_、巨骨、天鼎、扶突、口禾_、迎香。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

  • (2)刮拭膝关节前部,膝关节以上部分从伏兔穴刮至梁丘穴,膝关节以下部分从犊鼻穴刮至足三里穴。(3)刮拭膝关节内侧部,从血海穴刮至阴陵泉穴。(4)刮拭膝关节外侧部,从膝阳关穴刮至阳陵泉穴。(5)刮拭膝关节后部,委中穴可重刮。适应症:主治膝关节的病变,如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

  • 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 *** ,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