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肝虚脾虚吃什么药好

脾气虚吃什么药最有效
1、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2、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3、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4、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5、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人参健脾丸
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适用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山药、陈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气健脾,调理中焦气机;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当归活血养血。诸药共奏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之功。
益肺健脾颗粒
本品为淡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功效为健脾补肺,止咳化痰。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治疗。开水冲服,一次8g,一日3次;小儿酌减。
组成:黄芪、甘草、太子参、陈皮、葡萄糖酸钙、氧化镁、枸橼酸、维生素B1、磷酸氢钙。
附子理中丸
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组成: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陈皮茶
材料:陈皮、白糖。
做法:将陈皮放入杯子中,随后加入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开盖去除渣滓,加入少量白糖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这道茶饮不仅具有很好的治疗气虚的作用,同时也适合在夏天的时候服用,具有非常不错的消暑止渴以及健胃开脾的作用。陈皮具有很好的理气健脾的功效,对于夏天出现的食欲不好、上吐下泻等等情况具有很好的效果。
黄芪红枣汤
材料:黄芪、红枣。
做法:将黄芪和红枣洗干净之后放入砂锅中用水进行炖煮;水开之后关火,但是不要开盖,这样焖制十五分就可以了。
功效:这道茶饮具有很好的调养气血的作用,黄芪则是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气虚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的用量一定要科学,千万不要超过三十克,否则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2017-12-11
看医生2017-12-1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29: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肝阳虚:指肝阳不足、肝虚寒,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还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治疗上可以用柏子仁汤,可以起到温阳散寒,并以甘味、酸味药缓肝急、补肝体;来复汤,可以益气补肝虚;乌梅丸可以泄郁火,缓解肝阳虚的症状;2、肾阳虚:是指肾阳不足,会导致畏寒、精神不振、 下降、不孕...

  • 可服用中成药滋养肝肾之阴的杞菊地黄丸,然后配合疏肝健脾的加味逍遥丸,即可逐渐恢复健康。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 人参善补脾益气,为补脾气之要药。适宜于脾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肺气虚证 人参能补益肺气,亦为补肺气之要药,适宜于肺气虚,气短喘促,懒言声微等。津伤口渴及内热消渴 人参既能益气,又生津止渴,适宜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汗多、脉虚大无力。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人参...

  • 茯苓煎饼等。平时也可适当服用一些有丰忾功效的中成药。高血压者剧艮人参、西洋参、五味子。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3.运动,导引保健 根据自己的体能,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气功可练“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练可以固肾气,壮筋骨。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 5. 黄芪在药用上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治疗因脾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肺气虚导致的咳嗽、气短;气血不足引起的慢性伤口不愈,以及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对于气虚的人,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升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6. 在换季时期,由于温差变化大,人的免疫力可能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