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脾胃是根本,脾胃虚弱则百病生!内附调理方法建议收藏

接诊的患者中,其实有很多患者都问过我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给我调理脾胃? ”其实这就要讲到脾胃的重要性了,随着大家的生活治疗慢慢提高之后,大家重视 养生 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了。是个好事,来听我仔细给大家讲一讲,最后针对各种脾胃虚的情况,有相应的调理方法,快转发给你身边的人吧。
中医认为, 脾胃是“后天之本”,有受纳食物、消化和运输水谷,化出五味营养,以养全身和统摄血液等功能 。
人出生后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食入的营养才能消化、吸收,输运全身,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能量的需要。
因此,脾胃功能的强弱,就 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好,则人体营养充足,气血旺盛,体格健壮;脾胃虚弱,则受纳运输水谷失职,人体所需营养不足,以至身体赢弱,疾病丛生,影响 健康 和长寿 。
看胃口: 脾胃虚弱的人,往往胃口不好,没什么食欲。饭后容易感到腹胀不适,或者饭后会上厕所。胃强脾弱的人则食欲好,但消化吸收力异常。如果突然想吃重口味的东西,也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看五官: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脾胃不好,则口唇发白、干燥,易起皮或裂口。有些人睡觉会流口水,也是脾虚的表现。此外,脾胃虚弱可能会有耳鸣耳聋、鼻腔干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面色萎黄无华,也多提示脾虚。
看体型: 脾胃不好的人,要么会越来越胖,要么会越来越瘦。有些脾胃虚弱的人,由于津液代谢失常,痰湿堆积在体内排泄无门,就变成“喝凉水都长肉”,或者肥而四肢不举、肌肉无力,身上的肉捏起来松松软软。
看湿气: 脾主运化,能够运化身体内的水湿。脾胃虚弱的人水液运化代谢失常,容易生内湿,而脾喜燥恶湿,湿反过来会困脾,加重脾胃的虚弱,形成恶性循环,湿气越来越重,脾胃越来越虚弱。因此,脾虚的人多伴有痰湿,可表现出这些症状:
看舌头: 脾虚的人舌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水滑。齿痕是舌头与牙齿挤压形成的,舌头胖大才会出现齿痕。
1.脾胃气虚
【特点】吃少而胀,放屁就舒服,大便不成形,乏力等
【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老百姓补气专用方,主要去湿健脾补气)
2.脾虚泄泻
【特点】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湿气过重
【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等 (长久健脾去湿)
3.脾胃虚寒
【特点】肚子寒凉、食少便溏、中寒腹痛、肠鸣下气
【方】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温中散寒,止泻止痛)
4.脾虚食积
【特点】容易积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身体乏力
【方】党参、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 (健脾助消化,帮助开胃)
5.脾虚气滞
【特点】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腹胀难受,爱打嗝,屁多等
【方】在四君子丸基础上,加了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去湿健脾,行气助消化)
6.脾虚泄泻
【特点】脾胃虚弱所导致的腹泻腹痛、腹胀肠鸣、食欲不振、阳虚便秘等
【方】黄芪、党参、砂仁、白芍、白术、肉桂等 (内:涩肠止泻、解痉止痛,外:补中益气、健脾温阳)
7.脾虚湿重兼痰湿
【特点】湿气重、爱嗜睡、四肢困重、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方】在四君子丸的补气基础上,加了半夏利水,陈皮化痰
8.脾虚湿重兼气滞
【特点】脾虚导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吃多就胀,打嗝或者放屁就缓解
【方】木香、枳壳、陈皮、香附、苍术、砂仁等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9.食积停滞
【特点】容易积食、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方】山楂、六神曲、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等 (健脾消食,理气和胃)
10.长久脾胃虚弱
【特点】脘闷嘈杂、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长久脾虚等
【方】人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等 (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11.心脾两虚
【特点】失眠多梦,心悸心慌,肢倦乏力,食欲差等
【方】黄芪、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等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022-08-1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2:18: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上,“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养好脾胃就是日常 养生 的关键所在。脾胃功能好,则人体营养充足,气血旺盛,体格健壮;脾胃虚弱,则人体所需营养不足,身体羸弱,影响身体 健康 。脾作为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如何知道它是功能好还是差,下面就来教大家判断下...

  • 健脾养胃,是养生的根本,毕竟,只有脾胃功能好,才能够保证人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让人体能够充分吸收到所需的各种营养。但是,如今有不少人都存在着饮食习惯不良的问题,导致其脾胃虚弱,营养不良,身体状况堪忧。其实,脾胃虚弱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善的,比如说食疗、揉肚脐、蹲马步等。一、药疗不...

  •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于气化,而气化的根本在于脾胃。脾胃是人体吸收和转化食物养分的关键器官,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保护脾胃健康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保护脾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饮食要规律。古人有“早饭饱、午饭好、晚饭少”的说法,建议晚餐少吃一点,以减少胃部负担。

  •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良好,身体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因此,保持脾胃健康至关重要。脾胃虚弱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当、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总之,通过合理用药和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脾胃虚弱的症状,...

  • 1. 脾胃养生之道 脾胃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脾胃功能旺盛,则气血充足,人体健康。若脾胃虚弱,则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脾胃喜欢甘甜、温暖的食物,可以通过多吃小米、番薯、玉米等食物来滋养脾胃。2. 心养生之道 心是人体的“君主”,掌管气血运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