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胃气不足,或因饮食不节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胃气,导致胃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的失司。
2016-06-04
2016-06-04
胃气虚证是指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常由饮食不节,损伤胃气,或久病失养所引起。临床症状: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胀甚,按之觉舒,食欲减退,时作嗳气,气短神疲,倦怠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胃虚由胃气、胃阳或胃阴虚损不足,致使胃生理功能减弱而表现出的证。常见于胃痛、呃逆、噎嗝、消渴、呕吐,以及西医的急慢性胃炎、小儿厌食证、消化功能紊乱、溃疡病等。2、保养方法 历代医家十分注重保养胃气,勿令胃虚。如汉代张仲景创甘草泻心汤治“胃中虚”,并反复告诫“无犯胃气”。金元时期李东...
胃痛的常见成因包括寒邪侵袭、饮食不当、情绪压力以及脾胃虚弱。寒邪侵入胃部后,可能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不顺畅,从而引发疼痛。不当的饮食习惯,如过度饥饿或饱食,以及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同样会导致胃部功能失调,阻碍气机,使胃无 常运作,进而引发胃痛。情绪压力和忧愁怒气等负面情绪,可以影响肝脏的功能...
本证以胃气不足,纳降失常为主要病机。气虚和胃失和降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有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胀甚、按之觉舒、食欲减退、时作嗳气等胃气亏虚的定位症状。有气短神疲、倦怠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等气虚的定性症状。此外,脾气虚与胃气虚常常兼见,而共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肢倦...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等情况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脾胃问题。我们接上篇继续讲脾胃问题的辩证用药。胃气虚证是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以纳少、胃脘痞满、隐痛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 的证。证候表现为纳少,胃脘痞满,隐痛喜按,暖气,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质 淡,苔薄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