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祛除体内的寒湿

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

脾胃寒湿证的临床表现及宜忌食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胃脘满闷、厌食、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忽冷忽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感冒症状,舌苔白腻,脉濡缓。
宜食食物:
味淡,具有利水除湿作用的食物,如鲤鱼、茯苓、薏米、扁豆、葡萄等。
性温,有芳香气味,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食物,如白蔻,砂仁、橘皮等。
忌食食物:
滋腻味厚、易生湿、助湿的食物,如糯米、山药、桂鱼、海参、猪肉、鸭肉、牛奶、鸡蛋、红枣、龙眼、橘子、枇杷、红糖等。
性寒凉或具有滑肠泻下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绿豆、西瓜、柿子、菠菜、花生、松子等。
具有收涩作用,可滞留湿邪的食物,如乌梅、石榴、莲子、芡实等。
2.食疗参考方
a. 茯苓饮:茯苓30克,用清水文火煮30分钟后,加入6克白蔻,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热饮。
b. 薏米粥:生薏米30克,以文火炖煮40分钟后,加入葡萄干10克,煮熟烂后热服
参考资料:西部医疗网2008-05-23
寒是冬季的主气,俗话说,万病寒为先,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如果你体内寒邪太盛,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

中医认为:“寒是万病之源”,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邪最直接的危害是会使机体处于凝滞状态。
一旦寒邪入侵,很多人会总感觉手脚冰凉,怎么也暖不起来;比别人怕冷,穿再多也无济于事;面容苍白无血色,动不动就累……
寒气过重,气血淤滞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温而不减,甚至形成肿块。

对于寒湿,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特别简单的小方法——热熨法,特别适合家庭保健,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等多种效果,而且用的都是家家都有的材料。

盐熨法:治头痛腰痛

取粗盐500克,艾叶20克,在锅内拌炒,使其受热均匀,炒热后立即放入缝好的布袋内。可热熨腹部以治虚寒性胃脘痛;热熨腰背以治肾虚腰背痛;热熨肩部以治肩周炎;热熨前额以治头痛。

姜熨法:治风湿关节痛

取生姜250克,洗净捣烂,挤出姜汁,备用。将姜渣炒热,装入布袋,热熨患处。姜凉后,加入姜汁再炒热,熨之。适用于因过食生冷、油腻而引起的脘腹痞满、胀痛等症。还可以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扭伤挫伤引起的局部肿痛。

米熨法:治痛经腰痛

用大米500克,艾叶30克,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热熨小腹部,以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腰骶部寒痛等。
2020-09-17
2020-01-17
喝点姜糖水,胡辣汤.2008-05-2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3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祛除体内的寒湿有以下几点:第一点,通过运动的方式,最好是慢跑,可以使体内大量的出汗,使寒湿祛除。同时,可以通过运动温煦身体,达到治病的目的。第二点,饮食疗法,可以吃温热的食物,像牛肉、羊肉、辣椒、葱、姜、蒜等,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体质,排出寒湿。第三点,可以通过理疗的方式,像刮痧、拔...

  • 此外,热水泡脚也是一种有效的祛湿方法。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对祛除湿气有一定帮助。在泡脚时,注意不要出大汗,泡到额头微微出汗即可。此外,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艾叶,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流动和皮肤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湿寒的排出。

  • 1、积极运动 运动是缓解压力、促进新陈代谢和排出湿气的有效途径。跑步、游泳、瑜伽和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加速血液循环,帮助你摆脱寒湿体质。2、保持饮食清淡 凉性和生冷蔬果可能引发肠胃不适,而酒、牛奶和肉类也不易消化。因此,在湿气重的阶段,建议选择清淡食物。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助...

  • 热水泡脚是另一种有效的祛湿方法。热水能够刺激脚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祛除湿气有一定帮助。泡脚时,注意不要出大汗,泡到额头微微出汗即可。此外,在泡脚水中加入艾叶,可以进一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和皮肤新陈代谢,更快速地将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艾叶具有祛寒行气、活血止血、散寒除湿、利水...

  • 去除体内寒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坚持跑步锻炼:晨跑是去除体内寒湿的有效方式。通过跑步,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练习瑜伽:瑜伽对身体的韧带拉伸和锻炼力度较大。通过瑜伽练习,可以帮助调节体内气血,促进湿气的排出。用艾叶泡脚:晚上睡觉前用艾叶泡脚效果最佳。泡脚时间建议为1020分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