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保健穴位,不吃药也能治病,为身边需要的人转存起来!

1、高血压

人迎穴

【定位】人迎穴位于人体颈前,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取穴时要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三厘米处。

【主治】此穴位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清咽利膈、消肿散结、疏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

【按摩方法】配大椎穴、太冲穴治高血压。首先用中指按摩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的大椎穴2分钟,接着以食指指腹按揉人迎穴1分钟,最后按压手部的合谷穴20次。

【其他】长期按摩人迎穴,对咽喉肿痛、气喘、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经常用手指按压人迎穴,还有利于增进面部的血液循环,能够使脸部的皮肤紧缩,并且可以去除双下巴。

2、糖尿病

然谷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

【主治】具有升清降浊、益气固肾、清热利湿的作用。多用于咽喉肿痛、咳血、消渴(糖尿病)、月经不调、阳痿、阴挺、阴痒、遗精、脐风口噤、足跗肿痛等。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很好的缓解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按摩方法】首先要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 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则两个穴位可以同时进行。

【其他】此穴具有增强脾胃消化的功能。推拿然谷穴,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3、高血脂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技巧: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主治】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宁心安神、疏通经脉、降脂的功效。主要用于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高血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按摩方法】

A、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B、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C、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 15 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4、冠心病

内关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并拢,把三指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离腕横纹三个手指的位置,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主治】本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主治心、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等。

【按摩方法】用力不停点按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按时要稍用力,否则就难以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还要配合揉法以加强刺激,增强效果。

【其他】

内关穴又善治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一旦感觉胃不舒服,就轮流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胳膊的内关穴,经常是在胃疼得要命的时候,通过按揉内关穴,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保养胃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利用坐车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按揉内关穴。2022-05-26
mcxzy 阅读 10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25: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涌泉穴,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是肾经之气外涌的源泉。此穴对于人体多系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及亚健康状态等,均有较好的防病保健作用。涌泉穴还常用于急救,如治疗重症休克、晕厥等。涌泉穴保健的重点在于“保温”。可以进行穴位按摩,如用拇指指腹...

  • 一、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按摩时,可用双手大拇指抵住风池穴,其余四指分开支撑头部,同时进行左右按压,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带来的不适感。二、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根部向上三横指处,在两根筋之间的凹陷中。按摩时,可用食指和拇指夹住手腕,调整呼吸,此按摩方法...

  •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

  • 保健穴位:关元穴 有 固本培元、补益下焦 之功 【按摩方法】: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症状表现 :阴虚体质的本质是津液不足了,容易生火,常见的阴虚火旺, 主要是 手足心热、口干舌燥、面部潮红、...

  • 中医发现,压耳沟往往有助于降低血压。因此,该沟又有“减压沟”之称。平时如果觉得血压偏高,可以按揉这个穴位。如果你想要持久的效果,你也可以让医生采取外用疗法。也就是取一颗王不留行籽,用医用胶带包在耳廓背面的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通常按压王不留行籽。坚持用该方法会取得非常明显...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