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的补中益气!常按四个穴位,功效堪比黄芪人参

当下很多人都有气虚的问题,如果你感觉经常的乏力,没精神浑身没劲,又或者说少气懒言,不爱说话,动不动就喊累等等,那这个时候多半是因为气虚。如果气虚了,你有可能会选择吃黄芪,或者吃人参来补中益气。但是你知道吗,其实我们身体中有些穴位补气的效果,一点也不比黄芪人参的功效差。
如果是肾气虚的话,除了浑身没劲、少气乏力精神疲惫的症状外,还会经常伴有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的一些症状。并且到了晚上的时候,总爱起夜,还易恐。我们可以按两个穴位来调理。
1、关元穴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常按关元穴,关元穴是身体的元阴和元阳关藏之处。在我们的肚脐周边,在肚脐往下三寸,也就是四个手指头并起来的宽度。这个关元穴,很多练武的人都叫它丹田。这个穴位对于补充人体的元阴、元阳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补肾气有非常好的效果。
2、气海穴
顾名思义气海穴就是元气汇聚的地方,而气海穴在我们肚脐往下1.5寸的地方,正好在关元穴和肚脐之间。这个穴位的补元气效果特别好,对于元气虚衰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比方说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等,都有比较好的调理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两个穴位,对于肾气虚有着不错的调理效果 。
如果出现脾气虚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的减退,一吃油腻的东西,或者说吃甜的东西,就会感到不消化、肚子胀,还总是感觉乏力、精神状态也很差。有时大便还不成形,一伸舌头,舌头两边全是齿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按照这个穴位来调理。
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在我们的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它有比较好的补气效果,我平时除了按揉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艾灸条,每次艾灸10到15分钟,补脾气、健脾补气、益气,效果还是可以的。
如果肺气虚的话,一般都比较容易感冒,平时也少气懒言,说话没底气,不爱说话,总是感觉浑身没劲,精神头也比较差,甚至严重点的随便活动一下,就能出一身汗 。
如果是心虚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心慌、胸闷,稍微一活动,心脏就跳得特别快,有时还会伴有乏力、精神差等症状 。
对于心肺气虚,我们就要提振整个胸中之气,提振整个上焦之气,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常按揉膻中穴。
膻中穴在我们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中间,这个穴位有着非常好的补益效果,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上气海。心肺气虚的话,我们可以常按揉这个穴位,用顺时针顺着经络的方向去进行按揉。在按揉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可力度过重。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艾灸穴位的方式,每次10到15分钟,对于补肺气、补胸中之气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2022-08-20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1:24: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元穴。手放脐下,四横指为关元穴。中医认为,关元穴通过按摩、振动、艾灸等方式,具有强身健体、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古人称之为关元;人体与人体相遇的地方老子称之为神秘莫测,所有奇迹之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关元穴可产生调节内分泌、倍增机体代谢的作用。此外,这种...

  • 1. 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按摩或艾灸此穴能旺盛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2. 血海:此穴为脾经之穴,是脾血归聚之处,具有祛淤血、生新血的功能。3. 膈俞:为血之会,功善补血止血,是治疗一切血证之要穴。4. 心俞、肝俞、脾俞:可调节心肝...

  • 1.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是胃经的合土穴。胃经与心、肝、胆、脾、肺、大肠、小肠有着经络上的密切联系,可相互影响,因此,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的功效。凡是肚腹的病,均可取此穴。2.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位于膝盖的正后方,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土穴。足太阳经脉从...

  •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能够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操作方法: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同时揉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为宜。血海穴配合关元穴、足三里穴能治疗喘息、气短等...

  • 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统血、止血。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髀关穴位于大腿前方,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