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湿气重.应该艾灸哪个穴位可以除湿中

1、足三里穴艾灸祛湿: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丰隆穴艾灸祛湿: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艾灸祛湿: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三元穴艾灸祛湿: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5、中脘穴艾灸祛湿: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6、谷穴艾灸祛湿: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2018-01-0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7:27: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关元穴 此穴位于我们肚脐下方三寸左右,是一种具有良好养生强身作用的穴位。长期艾灸此穴位能有效调理气血,对补肾固精也有很好的效果。二、中脘穴 画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线上,脐上4寸。艾灸此穴可有效缓解胃肠内各种疾病和症状,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头晕、耳鸣等。三、丰...

  • 阴陵泉:艾灸阴陵泉穴可利水渗湿,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症状。三阴交:此穴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艾灸三阴交有助于调和气血,改善体内湿气。综上所述,体内湿气重时,可以选择艾灸腹部的大横、天枢、中脘、水道、关元穴,背部的脾俞、胃俞穴,以及四肢的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等位置,以达到健...

  • 中脘穴: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能化除体内水湿,艾灸中皖能健脾祛湿,温中散寒。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丰隆穴:艾灸丰隆穴能改善脾脏功能,调理人体的津液输布,使水有所化,痰无所聚,达到祛痰化湿的作用。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

  • 1、中脘穴 湿气重艾灸可以灸中脘穴。中脘穴是脾的募穴,水湿代谢主要由脾所管,脾虚会引起湿气停滞,导致人体出现痰湿的现象。所以可以补脾气,中脘穴是补脾气的要穴,所以可以先灸中脘穴,帮助祛湿。2、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祛湿适合灸曲池穴。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

  • 2、还有位于脾经下肢的穴位,如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具有祛湿功能。如果湿阻于体内时间较长,导致痰浊在体内积聚,则可以从两侧艾灸丰隆穴。丰隆穴属于胃经,艾灸丰隆穴具有良好的化痰祛湿的作用。3、脾虚、湿气重是全身性症状,与脾胃运输功能障碍有关,在脾虚的治疗中,应该从脾经和胃经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