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组方:饴糖100g调服 炙草10g 大枣肉30g  桂枝8g  生姜5g  炒白芍15g

临床表现:治虚劳里急,腹中痛,衄,手足心烦热,咽干口燥,梦中失精,四肢痛者。脉象浮虚,或涩数。

本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怡糖其实就是麦芽糖,如果没有也可以用红糖代替。如果药店没有,可以自行购买。

此方是补虚代表方。

临床表现包括:虚劳,可以理解为全身无力,气血亏虚,里急,即腹肌挛急。里急腹中痛,即前之腹中急痛。四肢疼痛,心慌,流鼻血,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遗精。

这个症状里面,既有虚的一面,也有虚火的一面,纯补虚效果不好。

调理好人体内部的平衡,才是重点。这方子里面重点就是芍药与麦芽糖。

此方虽然可以简单理解为补虚方子,但是原理却不简单。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脾土与相火均在中轴。

中气虚弱就可以关注脾土虚弱与相火不降。

脾土虚弱用理中丸,相火不降,用小建中汤。

相火在人体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相火就是人体阳气,二十四节气最重要就是阳气,二十四节气圆运动,阳气需要不断的下降,通过秋天的燥金,降到冬天的寒水之中去,阳气下降的越充足,来年阳气生发越充足。

在人体,就是相火下降,藏入肾水,然后再通过肝木生发,生为心火。

相火不降,不能归于肾水,人体就会虚弱,中气大虚。

此处相火为足少阳胆经甲木。少阳相火,甲木不降,既相火不降。

辩证:

方解:2022-07-09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6: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组方:饴糖100g调服 炙草10g 大枣肉30g  桂枝8g  生姜5g  炒白芍15g 临床表现:治虚劳里急,腹中痛,衄,手足心烦热,咽干口燥,梦中失精,四肢痛者。脉象浮虚,或涩数。本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

  • 圆运动古中医学将《伤寒论》理解为一个橘子,表证为营卫表证,如同橘皮;太阳腑证、阳明腑证、太阴里证、少阴里证、厥阴里证为橘瓣;少阳经证为橘络,位于半表半里之间。这是圆运动古中医学对《伤寒论》的发展。表证有三个方子,里证有五个方子,具体方子详见前文论述;半表半里证有两个方子,分别为...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具体可以分为三阴脏与二阳腑和少阳经证。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本身也有六行六气辩证。古方上篇:人身一小宇宙。中土旋转于中央,火金右降于南西,水木左升于北东。六行六气辩证:理中丸,中土不运之方。麦门冬汤,金气不降之方。小建中汤,胆经相火不降之方。

  • 处方:小建中汤。方解:饴糖善养津液而开结塞,芍药、桂枝升降木气,炙甘草姜枣调补中土。土木调和,运动能圆,青黄自退。此方开结调木,故效。加减:如舌有干黄胎,脉象沉实者,则燥结成实,于原方加生大黄、生枳实各5g缓缓下其燥结。舌 无胎,脉不沉实,忌下。此病江南多有之,西医称黑热...

  • 圆运动之古中医学-阳气人身之根本 原文:造化之气,地面之上的少阳相火,降于土下,藏于水中,远为一年之根,近为中气之本,人身亦由是耳。故降甲木以敛相火,为治虚劳之大法,为建中气之关键。思考:阳气是人一身之根本,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阳气是怎么来的?宇宙中阳气来源于太阳,然后...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