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药配伍药对口诀,常见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1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
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4补血;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5清热;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6散寒;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苏子、防风、辛夷、白芷。

7泻火;石膏、黄芩、粉、知母、栀子、夏枯草。
8凉血;生地、丹皮、地骨皮、赤芍。
9散热;柴胡、薄荷、蝉蜕、葛根、菊花、升麻。
10澡湿;黄连、黄柏、龙胆草、胡黄连、白藓皮、苦参。

11化湿;藿香、佩兰、厚朴、砂仁、白豆蔻。
12渗湿;茯苓、薏仁、猪苓、泽泻、车前子、葶苈、茵陈、赤小豆。
13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白附子。
14热痰;川贝、瓜蒌、双皮、浙贝、天竺、海蛤。
15瘀症;三七、血竭、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元胡、坤草、水蛭、牛膝。

16燥症;麦冬、天冬、沙参、玄参、玉竹、百合、龟板、鳖甲、枸杞。
17安神;柏子、远志、合欢、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朱砂。
18咳喘;杏仁、紫菀、冬花、百部、前胡、桔梗、苏子、旋复、枇杷。

19助阳;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锁阳、肉从蓉、菟丝子、狗脊、鹿茸、骨碎补 、仙茅、续断、益智仁、淫羊藿。
20平肝;钩藤、僵蚕、全蝎、天麻、蜈蚣、石决明、羚羊角。
21止血;白芨、乌贼骨、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皮、地榆、槐花、蒲黄、茜草根。
22 收涩;赤石脂、芡实、石榴皮、乌梅、五倍子、五味子。

23攻下;大黄、芒硝。
24润下;火麻仁、郁李仁。
25祛暑;青蒿、香薷。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补阳之最———鹿茸
补阴之最———女贞子

降气 之最———沉香
生津之最———石斛
温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退黄之最———茵陈
祛风之最———独活
安神之最———枣仁
温里之最———附子

补血之最———当归
补脾之最———山药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贝母

辛凉之最———薄荷
攻下之最———大黄
凉血之最———犀角
理气之最———枳实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舒肝之最———郁金
活血之最———丹参
补气之最———人参

水渗湿之最———茯苓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2022-08-24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2:14: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因以保护脾胃为主,脾胃健壮了对任何病都有很大的帮助,过后也较好用药。1。肝胆湿热,就用健脾燥湿的药为主,因为脾虚湿困才是最麻烦的,不要用苦寒药,选择药性不会过于寒凉的清热药 2。同样的护脾为主健脾去湿,尽可能选择较不滋腻的补血药,或可以用补气药...

  • 中药顺口溜是一种记忆中药名称和功效的有趣方式,它将复杂的中医药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韵文,便于学习和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顺口溜: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益气健脾效非凡。 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聚。 逍遥...

  •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肖法军 方剂歌诀大全 方剂歌诀大全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