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方剂总结

一、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12枚。

方剂作用: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不明显压痛;

2、发热或低热持续,或成寒热往来样;

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不欲饮食;

4、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黄或黄白相兼,或淡黄或黄腻。

现代应用:

1、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2、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3、定时发作性疾病,如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子午时牙痛,子午卯酉时胃痛,午时瘫痪等;

4、旋耳疮(耳廓湿疹),腮腺炎,鼓膜炎(暴聋),化脓性中耳炎,甲状腺炎,睾丸炎;5、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

6、秃头症;

7、汗出异常。

二、大柴胡汤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12枚,大黄二两。

方剂作用:剧烈呕吐,心下部拘急,疼痛,痞满或胸胁苦满者。

现代应用:1、胆系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胆结石症;

2、胃炎,胃溃疡;3、肝炎,胰腺炎;

4、支气管哮喘;5、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

6、中风;

7、肥胖症,高血脂症;

8、阳痿;

9、习惯性便秘。

三、四逆散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十分,捣筛成粉,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

方剂作用:胸肋、腹部等疼痛,紧张,胀满或四逆者。

现代应用:1、慢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2、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

3、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壅积症;

4、过敏性肠炎,痢疾,阑尾炎;

5、泌尿系结石;6、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7、神经官能症;8、遗尿,尿失禁;

9、心因性阳痿,睾丸炎;

10、胁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热软骨炎;

11、鼻窦炎;

12、胃下垂,子宫下垂;

13、习惯性秘密。

四、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12枚,饴糖一生

五、黄芪建中汤方

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12枚,饴糖一升。

黄芪建中汤是在小建中汤加一两半的黄芪,多了一个补肺的作用。

方剂作用:虚弱体质,腹痛,手足烦热,小便自利者。

现代应用:1、消化性溃疡,胃下垂;

2、慢性轻症腹膜炎;

3、尿频,小儿夜尿症;

4、肺结核;

5、改善虚弱儿的体质;

6、再生障碍性贫血;

7、慢性肝炎;

8、痛经。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龙骨一两半,黄芩一两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茯苓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劈),铅丹一两半。

方剂作用:上腹部膨满,胸胁苦满,脐部动悸,精神亢奋,身重难以转侧,苔黄腻,脉弦硬或滑而有力者。

现代应用:1、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梦游症,癔病;

2、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心脏瓣膜病;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频发性室性早博,心脏神经症;5、神经性脱发;6、神经性耳鸣;7、阳痿遗精等性机能障碍者;

8、失眠及因多梦而影响睡眠者;

9、更年期综合症。

七、桃核承气汤方桃仁50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八、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大黄四两(酒洗)

九、抵当汤方

水蛭30个(熬),蝱虫30个(去翅足,熬),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面三个方剂是承气汤系。

方剂作用:上部充血,精神亢奋,便秘倾向,或见下血,左下腹有条索状抵抗物,并有压痛者。

现代应用:1、流行性出血热的少尿期;

2、输尿管结石的肾绞痛;

3、淋病性尿道狭窄之尿潴留;

4、产后恶露不尽,胎盘残留;

5、痛经,闭经;6、前列腺增生症;

7、 ,血肿产后会阴疼痛;

8、牙龈出血,龋齿疼痛;

9、外伤性血尿,腰痛;

10、精神分裂症;11、外伤性头痛,脑挫伤,脑震荡后遗症;

12、蛛网膜下腔出血,三叉神经痛;13、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睑缘炎,翼状胬肉;

14、面部痤疮,面部毛囊炎,酒糟鼻;

15、月经鼻衄,代偿性月经;

16糖尿病;

17、荨麻疹,脂溢性皮炎,湿疹。

十、黄芪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六两,大枣12枚。

十一、天雄散方

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右四味,杵为散,温服半钱匙。

十二、归脾汤方

方剂作用: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汗出恶风,脉像微者。

现代应用:1、末梢神经炎;

2、肩周炎;

3、中风后遗症;4、颈椎综合症;5、骨质增生症;6、产后病,如产后身痛,产后盗汗,产后指掌麻胀或足痿不用等。2022-06-23
mcxzy 阅读 6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36: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柴胡四两,龙骨一两半,黄芩一两半,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茯苓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劈),铅丹一两半。方剂作用:上腹部膨满,胸胁苦满,脐部动悸,精神亢奋,身重难以转侧,苔黄腻,脉弦硬或滑而有力者。现代应用:1、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

  •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靠近胃下面十二指肠,少阳腑证集中的地方,闷痛、绞痛,伴随剧烈的呕吐、可能会拉肚子,便秘,有点烦,脉一定是弦而扎实的。胆囊炎、胆...

  • 少阳的时间是清晨,如果是少阳病要好的时侯就是清晨是关键时机,9,温胆汤柴胡汤有点太厉害,柴胡汤虽然很有效,可是,治少阳病之外的病都会让人觉得有一点太过于猛烈。温胆汤其实是非常成功的方剂。温胆汤是同样可以把药效引入膜网系统去清热化痰调整气机的方子。但是它不能治少阳病,因为真正关系到体温调节的那个少阳...

  • 气血不足者抵抗外邪能力减弱,出现局部热象,且热不炽盛。病邪侵入首先犯表,太阳病后,依据患者体质,可传为阳明病或少阳病。少阴病的传里同样与患者素质相关。少阳病方剂主要涉及柴胡类、黄芩类及其它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的方剂。

  • 总结《伤寒论》中对疾病辨析的要点,主要从阴阳、表里、脏腑等多个角度进行。首先,三阳合病时,治疗应侧重于少阳。太阳疾病特点为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少阳疾病则表现为口苦、咽干和目眩;阳明疾病则以胃家实为主要特征。表里合病时,应遵循里实先解表后治里,里虚先治里而后解表的原则。太阴病时,...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