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大穴位堪比身体补药!这样按揉等于滋养五脏!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那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任何一环出现差错,身体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垮掉。
养五脏其实很简单,记住一套五脏养生组合拳,一种食物配合一个穴位,吃吃喝喝、揉揉按按,轻轻松松养五脏。
养心第一穴:神门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桂圆也叫龙眼,入心经。《日用本草》记载其益智宁心,清代药学著作《得配本草》认为龙眼葆心血。
推荐一道宁心安神汤,做法如下: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用水熬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
可调理记忆力衰退、失眠、神经衰弱等症,还可用于改善夏季脾胃功能减退导致的食欲不佳。桂圆多食易气滞,阴虚火旺者以及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腹泻者应忌食。另外,桂圆性热助火,故儿童应少食。
养肝第一穴:太冲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枸杞偏于温热,感冒发烧、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不要吃。
养脾第一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处。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疲劳和生病。时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补气。
推荐搭配食物:大枣
《素问》记载,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
适用于产(病)后血虚、营养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癌症放疗、化疗后血象异常等症。
大枣虽然是进补佳品,但过量食用亦有害。由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发烧及腹胀气滞者,不宜食用大枣。
养肺第一穴:太渊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推荐搭配食物:白果
《本草纲目》中说白果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
此菜适用于年老体弱湿重之久咳、痰多、气喘,及妇女脾肾亏虚、浊湿下注所引起的白带量多、质稀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白果不宜生吃,熟吃也不可过量,以防中毒。
养肾第一穴:涌泉
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3处。将拇指放在该穴上,用较强的力搓揉20~30次,两脚都要按摩,晨起睡前按摩养肾效果好。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补肾水意义重大,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
慢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者,不宜过多食用黑豆及其他豆制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专家提醒,平常按揉穴位可以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
而且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2022-09-08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01: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约两指的位置,此穴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是健脾的理想选择。建议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3次,效果更佳。足三里作为人体重要穴位之一,位于外膝眼下四指处。它因能有效统御身体上下而著称。按摩足三里不仅能健脾,还能缓解腹胀和消化不良。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四指处,是任脉穴位的轴心。

  •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

  • 一、内关穴:养心、保护心脏 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内侧,取穴时,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现两条筋,内关穴就在其间,腕横纹以上两横指处。经常按压,可防治心率过速或过缓、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哮喘、胸痛、胃脘痛等病。具体操作:保健按压时,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穴,食指托住外...

  • ②涌泉穴:这个穴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它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有开窍、泻热、降逆的功效。作为中医临床急救穴之一,配水沟、内关主治昏厥。太溪、复溜两穴常相配而用,按摩效果很好也无特殊禁忌。操作中,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两个穴位每天交换着揉一揉,可壮阳强身...

  • 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关元气海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