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医的五种证型,治疗方药和日常护理大全

痛风的患者在发病时会感到异常疼痛,有的患者形容,痛风疼起来有时会像刀割一样,同时伴有红肿;有时候会有像火烧一样的难受,夜间常常会被疼醒。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也将痛风分为了 5个常见的证型。
临床表现: 起病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患者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 四妙散加减。炒苍术、川黄柏、川牛膝、薏苡仁、茵陈、虎杖、土茯苓、萆薢、秦皮、金钱草、车前草。(文中涉及到的方药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临床表现: 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或出现高尿酸血症,身体困重乏力,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治法: 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推荐方药: 四君子汤加减。党参、苍术、茯苓、砂仁、半夏、陈皮、薏苡仁、土茯苓、萆薢、车前草、金钱草、甘草。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肿胀但不严重,痛有定处,或肌肤出现麻木,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治法: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推荐方药: 桂枝乌头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黄芪、制川乌、麻黄、防己、当归、川芎、羌活、苍术、防风等。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治法: 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 二陈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桂枝、牡丹皮、桃仁、炒白芥子、土茯苓、萆薢、车前草、金钱草。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走路也变得困难,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 补益肝肾,舒经通络。
推荐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补骨脂、骨碎补、穿山龙、土茯苓、川萆薢、白芍。
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
1.避免受凉受潮,时刻注意关节部位及邻近的肌肉和韧带的保暖,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可自行按摩大小腿、膝、踝、拇趾关节。晚上可以泡泡脚,泡脚水的水温应以自己感觉微烫最好,水深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
2.适当活动关节,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一般不主张参加跑步等强度较大的 体育 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 旅游 。一些室内拉伸运动,如太极、健身操等类似的运动是不错的选择。穿鞋要舒适,防止关节损伤。
3.饮食上多吃“腿儿少的”的食物。四条腿的比如猪肉、牛肉、羊肉、兔肉,这些会使肌酐增高,影响肾脏的功能,从而导致尿酸也增高;两条腿的比如鸡肉、鸭肉 、鹅肉;一条腿的像鱼肉、蘑菇等;那么像青菜、水果、谷类都是属于没有腿的。
2022-07-1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0:00: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缓解期的痛风患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以及其相应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脾虚证: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方剂加减服用。2、肾阳虚证:则可以选用右归丸或桂附地黄丸加减。3、肾阴虚证: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4、痰瘀证:可以选用双合汤或小活络丹加减。此外,可以根据现...

  • 1、湿热痹阻型:一般在急性期较多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治疗要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2、寒湿痹阻型:一般在缓解期较多见,会出现关节的怕凉、疼痛、肿胀等,可以用温阳、散寒,除湿的方法治疗;3、痰瘀阻络型:通常痛风时间较长,病程较久时,会出现痰瘀阻滞的情况,要加大...

  • 痛风中医叫痹证、厉节、脚气、痛风,辨证分型治疗。湿热阻痹证:小关节卒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四妙散和宣痹汤加减。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疼痛,或呈关节剧痛,痛处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

  • 中医治痛风 :(一)、湿热痹阻型: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 热除湿、活血通络。方用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 淫羊藿、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

  • 用药: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以上是老中医推荐的几种治疗痛风偏方,副作用比较小,希望对你有帮助。但是,是药三分毒,患了痛风病应该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长期的服药对健康是不利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