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失调怎么调理

  医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多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想要美容养颜,首先应该调理脏腑功能,这样才能让容颜不衰。那么如果脏腑失调怎么调理?
  
  一、调脾胃
  常灸穴位:足三里、中脘、关元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的身体状况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内因性病态多与脾胃相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胃功能失常,易产生诸多病症,如:腹胀腹痛、纳差、恶心欲吐、身重乏力、便秘、泄泻等。
  艾灸选穴需病证结合,对症择之。一般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痰多加丰隆,恶心加内关,便秘加天枢、支沟,体虚多病加百会、大椎、脾俞、胃俞、命门、太溪或三阴交。
  每次选灸5个单侧穴位即可,每穴灸15-20分钟左右,轻者隔日或一周两次,重者每日一次甚至一日两次。
  肥胖者主要选取水分、阴陵泉、丰隆等,小儿因难以坚持长时间艾灸,可通过推拿(捏脊、摩腹等)健其脾胃。另见口疮等属脾胃郁火或虚火者,建议停灸,通过黄连漱口等方式清火后,辅之以滋阴之法适量艾灸。
  二、温肾阳
  常灸穴位:百会、神阙、关元(或命门)、太溪或三阴交
  肾阳为元阳,一身阳气之根;一份阳气,一分生机;温补肾阳,可使周身阳气绵延不绝。肾阳不足常见畏寒肢冷、水肿、腰膝酸软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等。
  阳虚重症者灸命门,较轻者灸关元。上半身冷加大椎,腰部冷痛加肾俞,水肿加阴陵泉、命门,频繁起夜、小便清长加气海,大便溏泄加天枢、大肠俞。灸法同前。咽炎属肾虚火旺者,建议暂时停灸,并通过蒜敷涌泉穴等方法降火后,辅之以滋阴之法适量艾灸。
  三、心肝脑肺
  人体除了脾胃肾外,还有心肝脑肺等脏腑,对于此类脏腑病变可随症配穴。
  心系病症多灸心俞、厥阴俞、内关、神门等;
  肝胆病多取期门、肝俞、胆俞、阳陵泉等;
  肺病多取肺俞、尺泽、中府等;
  脑病可取神庭、百会、风池、风府、大杼、绝骨等。
  灸法大致同前,不再赘述。
  四、无病保健
  常灸穴位:足三里
  补后天以养先天,养生总以脾胃为要,虽有侧重,顾护脾胃应当时刻谨记于心。无病保健时建议常灸足三里,正所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耐痛者还可在足三里行化脓灸,具有很好的'强壮补益作用。“病从口入”不无道理,大家日常生活中尤其注意保护个人脾胃,切记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早已成为公众话题之一。养有补、养之意,生有生命之意;养为补后天、养先天,生为先天、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养生以脾胃肾为要,其他脏腑失调则随之而调。

2022-07-20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0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健脾法 1. 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表现为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面色不华、肌肉消瘦、腹胀痞闷。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等。2. 温阳:用于脾阳不足,寒从内生,出现畏寒肢冷、脘腹冷痛、下利清谷等症状。可选用理中汤,严重者可用附子理中汤。3. 升阳:用于脾胃...

  • 4.艾灸调理 脾腧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以艾灸部位潮红温热为度。艾叶性温,为纯阳之性,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体内,而起到疏通经络,通调脏腑的作用。以上穴位艾灸适宜于脾虚所导致的脾胃功能低下和脾胃虚寒的人群调理保健使用。5.按摩调理 每当饱...

  •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上阐述导致脾胃虚弱原因,我们还可以经常服用中医所说的“健脾三宝”,来调理我们的脾胃。健脾三宝:山药、莲子、芡实 山药: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止泻痢、化痰涎、助消化等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

  • 脏腑功能失调是很大的一个范围,通常我们都会有浑身乏力不舒服,无心工作等,对于五脏六腑失调的现象,我们重在是调养。1、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2、忌烟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

  • 因为脏腑功能失调的轻重程度不同,所以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不同。脏腑功能失调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因为情绪过于焦虑、不恰当的生活习惯、不恰当的饮食习惯等,比如经常的生冷、辛辣饮食等。脏腑功能失调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吃清淡营养类的饮食,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按摩等方法治疗,有助于症状的恢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