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调节五脏平衡?

调节五脏六腑的必修课“藏象学说”
“要想了解五脏六腑,读懂《黄帝内经》,“藏象学说”必须弄明白。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篇名为“六节藏象论”。
藏象即“脏象”,“藏”指隐藏在体内的脏腑器官;“象”既指器官的解剖形态(一象),也指病理的外在表现(二象)。
例如心脏,隐藏在胸腔内,此为“藏”;形如莲苞,其象尖圆,此为“一象”,当心气不足,气血虚空,则会表现为面色、舌苔的惨白,此为“二象”。
藏象学说认为,整个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基础,通过经络内合五脏六腑,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具有生理活动规律和精神意识的生命体。
1.五脏:心、肝、脾、肺、肾《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提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实。”
什么意思呢?满,精气盈满;实,水谷充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脏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营养物质,而不是直接吃人嘴里的充实水谷。所以说,吃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吸收多少。
2.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和三焦《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提到“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什么意思呢?从外形上看,六腑都属于管腔性的器官,不同于五脏的是他们都能装东西,那么装什么呢?是不是如同五脏一般也是盛满水谷、精微物质呢?“腑”有“府库”之意,主要负责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和排泄,而不是贮藏盈满的精气,这一点与五脏恰恰相反。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外形与“腑”相似,功能与“脏”相似,似腑非腑,似脏非脏,故称其为“奇恒之腑”。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胆”,当胆分泌胆汁,参与消化时,此时的胆主要体现了“六腑”的功能;当胆与神志相关,有“胆量”之意时,便主要体现了“奇恒之腑”的功能。
4.五体五官与九官七窍五体:皮、肉、筋、骨、脉;五官:口、鼻、舌、耳、目;七窍:面部七孔,眼二、耳二、鼻二、嘴一(九宫是指七窍加前阴、后阴)。
在五官当中:
肝气上通于目,其华在爪;心气关联于舌,其华在面;脾气上通于口,其华在唇;肺气关联于鼻,其华在肤;肾气上联于耳,其华在发。
五脏健康与否,在人的五官上都会有对应的表象。当人体心、肝、脾、肺、肾营养不均衡时,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如头发稀疏,间歇耳鸣,说明肾水不足;手脚干裂,眼睛干涩,说明肝气不足等等。所以传统中医不仅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小宇宙,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等之间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把人体自身系统和自然环境统一了起来,反映了人体与宇宙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2019-02-0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47: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调理对健康至关重要。首先,心脏的调理方法包括保持心理的平衡,避免过多的思虑和忧虑。可以使用朱砂和珍珠等药物进行辅助调理。其次,肝脏的调理需要注意情绪的管理,避免过度的愤怒和抑郁,保持情绪的舒畅。田七、菊花和杞子等药物有助于肝脏的健康。脾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

  • 1. 调理肝脏:肝主疏泄,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经常受到各种外界刺激和情绪波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调理情绪等方法来调理肝脏功能,保持肝脏健康。2. 调理心脏:心脏是人体的主要能量中心,负责血液循环和供应全身氧气和养分。可以通过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 调理五脏不仅仅是针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整体上提升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辅助调理。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都有助于五脏健康。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在调理过程中也需要根...

  • 第一节,滋养正气如同构筑国家的空中防线我们强调的是内在的正气,它是我们身体的基石,如同国家的防护网,需要适时的补充和维护。第二节,心境平和是无法替代的养生良药一个平静的心态,比任何补品都更能滋养心灵,它像一剂无形的良药,滋养着我们的身心。第三节,平衡是滋养的王道,养生须从根源出发无...

  • 调节五行平衡,首先要从饮食入手。根据五行对应的食物,合理安排饮食,达到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例如食用绿色蔬菜有助于和肝脏相克的木元素达到平衡。其次,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方法调节五行平衡,以达到促进经络活血,活化五脏功能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颜色、情绪等多种方式来调节五行平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