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这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扩展资料
服用中药的时间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
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药最好饭后半小时服用 喝中药注意六大禁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服用中药时间和禁忌事项
2022-09-26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1:06: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依据患者提到的情况,对此还是应该慎重对待,中成药往往会对消化道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在饭后服用中成药物,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并且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会比较小。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患者也可以选择在饭前服用中成药物,这种情况往往是医生的特殊安排、特殊医嘱,应该与医生协商,如果没有...

  • 补益药、泻下通便药建议饭前服用,而活血破瘀药、健脾益气药及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则推荐饭后服用。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中成药能否空腹服用?这取决于药物类型。滋补类中成药如大山楂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通常可空腹服用,且空腹时更利于药物吸收,药效更佳。然而,含有...

  • 驱虫药空腹服可以使药效更好,补益类的药物适合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参苓白术散。像制酸药也适合饭前服用,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和苦寒伤胃的药物就建议饭后服用,可以在饭后一小时左右服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胃的刺激。调经类的药物应该在经前或者经期...

  •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或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最好在饭后服用,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此外,中成药饭前、饭后口服与药物的性质以及患病部位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上部疾病或者胸膈以上的疾病,最好饭后服用。人体下部的疾病或者胸膈以下的疾病,比如四肢等,最好饭前服用药物。

  • 8. 上午9时和下午3时是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9. 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疾病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10. 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宜饭后服用,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11. 通便药物和驱虫药应在早上空腹服用,安神药应在睡前服用。12. 喝...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