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脾胃湿热中医如何治疗?

脾胃为人体的中焦,所以脾胃湿热即中焦湿热,中焦湿热是指脾运障碍,津气失调,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互结的病变。湿热常以脾胃为其病变中心,并从少阳三焦波及其余四脏,出现两脏或三焦通病,故《温热经纬·湿热病篇》说:“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三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湿热之邪常从口鼻侵入人体,如果疫从口入,侵犯胃肠,影响脾胃功能,即呈中焦湿热。中焦湿热一般以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食欲不振,胸痞腹胀,呕恶便溏,或溏而不爽,或吐泻交作,或四肢困倦,肌肉烦疼为主症,以面如油垢,秽气触人,舌尖边红,苔黄而腻,脉象濡数为其湿热辨证依据。
脾胃湿热的调理,不用太着急,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要饮食有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对脾胃伤害大,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制,不吃的过饱,不酗酒,不过多食用肥甘厚味(肉类)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夏季清热的西瓜和绿豆汤、薏米水适量用会非常好,另外在心情方面,保持愉悦的心情对调理也很有好处,中医的九字养生箴言“避寒暑,节饮食,和喜怒”很适合。
脾胃湿热的人在饮食调理时,宜多吃芳香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2、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3、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4、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5、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2017-11-13
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因此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瓜蒌、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2017-11-13
脾胃有湿热,脾胃为人体的中焦,是三焦不通,故热不能上下循环,人本来热是心产生,由肾水来上升,降火降温,脾主湿,有湿表明脾胃功能下降,不能除湿
调理方法有很多,针,灸,汤药,向来是中医三大支柱,普通百姓能用的,则是艾灸最为方便,可以艾灸中脘穴,调理脾胃,中脘是胰液向十二指肠注入之处,古时人称胰脏为中焦腑,中腕可以调节胰脏,也就是可以调节中焦,中焦不畅,气会滞积,不向下泄,使血液循环受阻,冬天便会手脚冰凉。
2017-11-13
我的脾胃严重寒湿被我彻底治好了,下面拿出我的祛湿经验帮助更多的人摆脱湿气,首先,必须早起跑步,每天5点到6点起来跑步,跑3公里到5公里,必须吃早饭,清淡为主。其次,吃人参健脾丸,连续吃2到3盒。再次,多喝水,少吃肉,或者不吃肉。最后,红糖茶,喝完3袋红糖,再喝蒲公英茶两周,饭后一个香蕉。以上方法坚持2个月,湿气基本都能去除。至于红豆薏米祛湿都是骗人的,莫要相信。2019-03-30
此类人要长期忌辛辣,中药(清中汤>平时以黄连,薏米之类代茶饮,后期吃健脾丸。2017-11-17
疏肝解郁,辛开苦降,利水消痰。阳明之降为人身最大降机。故疏肝解郁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希望能帮助因肝火旺盛胆火不降引起胃部疾病的朋友。2019-06-08
小编读书的能力不配服不行:看病跟看书是两码事:纸上谈兵是没用的;什么病都没有才能用健脾丸:叫健脾助消化2017-12-15
个人的做法一直是升脾降胃,同时调肝胆气机。2019-04-26
又一个半成品话题。第一脾胃湿热,只是消化功能障碍或者消化不良的一种表现。第二,中医是指汤药吗?如果是,那么,汤药作用其实非常有限。
而且要选择和把握好时机才能有效果。2019-04-2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40: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饮食调理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脾胃湿热。可以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你让薏米红豆粥,薏米可以健脾祛湿,红豆也有一定的祛湿热的作用。还可以吃山药、莲子等祛湿清热的食物,帮助缓解脾胃湿热的症状。2、运动调理 可以通过运动调理来改善脾胃湿热的情况。长期久坐或者就站都不利于湿气的排出,因此可...

  • 脾胃湿热证的调理需采用清热化湿的方法。对于具体病情,可以选择清胃散或三仁汤进行加减调整。黄芪作为补气药材,通常并不适用于湿热证的治疗。清热化湿的药物能够帮助清除体内湿气,减轻脾胃湿热的症状。清胃散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起的症状。而三仁汤则能够清热化湿,适用于湿热内蕴的...

  • 1. 脾胃湿热的治疗首先应调整情志,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2. 饮食上应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红豆薏米绿豆粥等,有助于利湿健脾。3. 对于药物治疗,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可使用龙胆泻肝丸、香砂养胃丸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剂量。4...

  • 针对脾胃湿热,中医推荐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原则为理气健脾,化湿清热。具体采用的方剂是温胆汤加减。配方包括:陈皮10克,制半夏15克,茯苓30克,竹茹10克,藿香10克,苍术15克,厚朴12克,菖蒲12克,苡仁2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服用4剂药后,患者上腹胀满痞闷的症状有所缓解,...

  • 在中医治疗中,针灸和拔罐等外治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脾胃湿热。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气血,促进湿热的排出。拔罐则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热的排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脾胃湿热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患者应保持耐心,遵循...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