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除湿药方有什么

  盛夏 雨水 多,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想要祛湿, 中药 是个好选择,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本草纲目除湿的中药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本草纲目除湿的中药药方
  祛湿中药方子一

  金钱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0剂 一天一剂 一剂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

  祛湿中药方子二

  山药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风10 煮粥!

  祛湿中药方子三

  祛湿最基础的 方剂 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参苓白术散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

  祛湿中药方子四

  体内寒湿气中重,诱发 湿疹 ,睡眠也不好,建议服用参苓白术口服液,藿香正气丸治疗。
  本草纲目除湿吃什么好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 尿路 结石 或慢性 肾炎 水肿、高 血压 、食欲不振等症。

  薏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 脚气 、 风湿 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 清热 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 解毒 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 咳嗽 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 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 黄疸、牙龈炎等病症;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 滋阴 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 湿热 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田螺: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的功效,适用 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鼓胀水肿等病症。
  湿气重的危害后果
  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 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 痛经 等症状。

  4、 炎

   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 炎或导致 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5、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6、影响排泄2022-07-17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02: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经常吃牡蛎。牡蛎有良好的 食疗 效果。中医认为牡蛎甘平无毒可解五脏,调中益气养血以解丹毒,醒酒止渴活血充饥,常食还有润肤 养颜 养容功能。《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现代医学还认为牡蛎肉还具有降 血压 和滋阴养血等...

  • 祛湿汤4、黄瓜猪蹄筋汤——清热祛湿【原料】老黄瓜1斤、猪蹄筋1斤、陈皮1角、红豆2两、碎干贝1汤匙、扁豆1两、粉丝8两【步骤】水烧开后加入猪蹄筋煮15分钟,再加入粉丝、陈皮、红豆。【功效】老黄瓜能清热、祛湿、去火毒。扁豆和红小豆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加入猪粉条熬制黄瓜汤,可以使其对肠胃的清...

  • 槟榔:消谷下气,逐水除痰。湿热火郁:栝楼:降火清金,涤痰结。贝母:化痰降气,解郁润肺。柴胡、黄芩、桔梗、知母等:均有化痰、清热、解郁等功效。竹沥:去烦热,清痰养血。茯苓:淡渗湿热,治疗膈中痰水。海蛤、文蛤、蛤粉、牡蛎:化湿痰、热痰、老痰。气滞食积:香附子:散气郁,消饮食痰饮。...

  • 主治风湿性腰痛良方: 螃蟹芪10g、紫金钟15g、九龙盘12g、榔头药12g、 算盘芪10g、黄金芪12g、紫金沙12g、瓜米还阳12g(具体方剂请与我联系!) 用白酒浸泡口服,一日二次,一次三至五钱,忌生冷。一般服2-3剂即可 痊愈 。也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症。 主治双膝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方:...

  • 《本草纲目》讲,土茯苓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认为它可以保护人的肝脏和肠胃,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宝贵食材。现代中医对土茯苓的用法依然十分广泛,在很多的中药药方上面常见土茯苓。中医认为土茯苓药性“甘”、“淡”、“平”,可以“清热去火”,可以“散疮解毒”,是毒疮痈肿的治病良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