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2——各种疼痛的区别

(原文)

(解读)

“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 岐伯说:寒气侵犯到脉外,则脉便会受寒,脉受寒则会收缩,收缩则脉象缝连一样屈曲着,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就会突然间发生疼痛,但只要受热,疼痛就会停止;假如再受寒气侵袭,则痛就会久久不愈了。

“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 ” 寒气侵犯到经脉之中,与经脉里的热气相互交迫,经脉就会满盛,满盛则实,所以就会痛得厉害而不能按。

“ 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 寒气一旦停留,热气便会跟随而来,冷热相遇,则经脉充溢满大,气血混乱于中,就会痛得厉害而不能触按。

“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而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 寒气侵入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便不能散行,细小的脉络因之绷急牵引而痛,以手揉按,则血气可以散行,所以按摩后痛就可停止。

“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 寒气侵入了督脉,即使重按,也不能达到病所处的地方,所以即使按了也无疗效。

“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 寒气侵入到冲脉,冲脉是从关元穴起,循腹上行的,所以冲脉的脉不能流通,那么气也就因之而不通畅,所以试探腹部就会应手而痛。

“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 寒气侵入到背腧脉,则血脉流行凝涩,血脉凝涩则血虚,血虚则疼痛 ,而 背腧与心相连,所以互相牵引作痛,如用手按之则手热,热气到达病所,痛就可止。

今天学习了各种疼痛的区别。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2022-07-13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5:22: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 黄帝问:以上病情,是通过问可以明了的。那么能通过目视可以了解病情吗?“ 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 岐伯说: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所属的部位,观察面部的五色,黄色和赤色...

  •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的原文内容如下:黄帝问岐伯关于人体五脏卒痛的原因:- 黄帝首先阐述了他对于学问的理解,认为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古者必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接着,黄帝询问岐伯关于人体五脏突然疼痛是何种气使然。岐伯解释寒气导致经脉疼痛的原理:- 经脉流行不止,...

  •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致使的? 岐伯回答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留滞,凝涩而不畅通。如果寒邪侵袭在经脉之外,血液必然会减少;若侵入脉中,则脉气不通,就会突然作痛。 黄帝道:有的痛忽然自止;有的剧痛却不能止;有的痛得很厉害,甚至不能揉按;有的当...

  • 本篇说明痛证的病因,主要是因于寒,但无论是因寒或因热,痛的病灶,总是在经脉里;痛的病变,总是在气和血方面,这是一定的。此外,篇中另外叙述了九气之病的证状和病理。黄帝说:我听闻善于谈论天道的人,必然会将天道在人间验证;善于谈论历史的人,必然会将历史与今日做对比;善于谈论人事的人...

  • 素问举痛论提出的发病机理是为“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举痛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第三十九篇文章,本篇以寒邪侵犯脏腑经脉所引起的多种疼痛为例,突出了问诊、望诊、切诊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并对怒、喜、思、悲、恐、惊、寒、热、劳等九种病因所产生的病机和症状进行了讨论。值...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