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大补气血的穴位有哪些

怎样调理气血不足,阴阳皆虚的病人(看完一定让你受益匪浅)
虚证指的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本病症虽繁,较复杂,但总不离五脏,而五脏之伤不外乎阴 阳 气 血。归纳来,有阴虚,阳虚,阴阳皆虚;
有气虚,血虚,气血双虚。
虚劳之病,临床较为多见,只要使用辩证论治,整体治疗,善于掌握补益虚劳的穴位和补虚的方法及时机,确能收到
较满意的理想效果。
根据五脏常见虚劳症候现归纳如下:
气虚:主指肺气,脾气虚。
血虚:主指心血,肝血虚。
阳虚:主指,心阳,脾阳,肾阳虚。
阴虚:肺阴,脾阴,心阴,肾阴虚.
以上四类病症临床多相互出现,例如:肺肾阴虚,心肝血虚,脾肾阳虚等在诊病时一定要细心判别。
1,气虚
肺气虚:
主证: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则:补肺益气
取穴:太渊 肺输 太溪;(太渊,肺输,合谷 中府都是肺经补气要穴,太渊主补肺气兼滋肺阴,合谷补肺气兼理肠气,中府补肺气更擅长宽胸理肺气,肺输纯补肺气少兼理气。太溪补肾气兼滋肾阴,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气根于肾。)
脾气虚:
主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治则:健脾益气
取穴:足三里 阴陵泉 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长补益肠虚 胃 脾虚证,不宜大泄。阴陵泉,擅长健脾治血证除湿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肿减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气海功能相似善补全身之气。)当然伴大便稀证可加灸脾输,因为脾输善长纯补脾脏。
血虚:
心血虚:
主证:心悸 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治则:养血安神
取穴:神门 心俞 三阴交 (神门为心经原穴擅长安神可补可泄,补,可补心气,泄可清心火。心俞多用来补心气补心血,不宜泄之。三阴交脾经之穴但却是肝经肾经脾经的交通要道,所以非常擅长养血,补血,活血而且可滋养治疗全身之阴证。像阴虚火旺的病症均可取之。)
肝血虚:头晕目眩 心神不安 耳鸣 妇女月经少或停经 面色苍白
治则:补血养肝
取穴:三阴交 曲泉 肝俞 间使 (又用到三阴交了,凡血症都要用啊!血症一般都会牵扯到脾经 肝经 心经的穴位。曲泉作用养肝兼泄肝阳上亢。间使主要用来行气通络,如果伴头痛头晕还应加太冲,太冲穴生下来就是扮演输泄 疏导肝气的角色。所以宜泄不宜补,太冲临床上要比行间穴好用。
阳虚:
心阳虚:
主证:心悸自汗 心胸憋闷疼痛 形寒肢冷 舌淡或紫暗
治则:温通心阳
取穴:心俞 神门 关元 (心俞可直接补充能量,本穴可大补心气心血,但不宜泄,想泄心热燥最好取神门。神门我讲过它是心经原穴可补可泄,心阳虚可在此灸之。关元人体最大阳气汇聚之地,想振奋阳气应首选关元。)如果患者心闷憋痛可配上间使,理气通络止痛。配上膈腧穴可以活血化瘀。膈腧和三阴交比较,膈腧擅长治理上身血症,三阴交擅长治理下身血症。
脾阳虚:
主证:饮食减少,形寒, 腹中冷痛 肠鸣泄泻 甚至完谷不化
治则:温中健脾
取穴:神阙 关元 足三里 阴陵泉 脾俞 (脾俞,以最短的距离直补脾之各种虚证。神阙通补下焦 暖阳散寒,关元,刚才说过主要用来振奋阳气 培元固本。足三里为大补脾胃要穴,我们知道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常用它来提高人体免疫效果是很不错的。阴陵泉强脾健胃。)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不用天枢穴?天枢其实也可以用,不过要先泄后补,不然容易腹中涨满,因为天枢生下来偏泄不宜补。如果用来治理便秘效果会更好。2017-01-01
3、足三里足三里穴在小腿的前外侧,犊鼻穴向下量3雨,距离胫骨前缘大约一横指处。按摩时,用双手的食指或拇指按压在两侧的足三里穴穴位上,点按穴位3-5分钟即可。【摘要】
气血不足按什么穴位【提问】
1、大敦穴

大敦穴的位置在足部,足母趾末节的外侧,距离脚趾甲角大约0.1寸处。取穴时双腿屈膝端坐,用手拇指按压对侧足部的大敦穴,顺时针按压15次,逆时针按压15次,然后换侧,手法同前。【回答】

2、太冲穴

太冲穴在足背部,当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取穴。取穴时双腿屈膝端坐,用双手的拇指按压两侧的太冲穴,沿着骨缝的间隙,一边按压,一边前后滑动20次。按揉太冲穴时不要太过用力,感觉穴位局部轻微酸胀就可以了。
【回答】
3、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小腿的前外侧,犊鼻穴向下量3雨,距离胫骨前缘大约一横指处。按摩时,用双手的食指或拇指按压在两侧的足三里穴穴位上,点按穴位3-5分钟即可。【回答】
2021-10-14
mcxzy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23:48: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补充气血的重要穴位。百会穴不仅能够调节阴阳脉络,还能连贯周身经穴,帮助维持机体阴阳平衡。2.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指宽处,是补气的关键穴位。脾俞穴对于排除体内湿气、增强脾脏功能、补充气血具有重要意义。每天20点左右按摩脾俞...

  • 补气血按摩的穴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穴位对于气血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亦是人体重要的补血穴位,按摩、艾灸足三里穴位都有较好的疗效;2、膈俞穴:膈俞穴在背部是血会,血会膈俞基本平肩胛下角。肩胛下角和后正中线即脊柱之间连线的中点...

  • 血海穴是人体经络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调和气血、补血养气的功能。通过艾灸刺激血海穴,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艾灸血海穴有助于调节血液功能,对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量少等症状具有改善作用。同时,此穴位还可以帮助调理各种与血相关的疾病。艾灸补气血的...

  • 【主治】:血海穴为脾经之气血聚集的地方,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之大如海,可以治疗各种血虚证。【按摩】:以手指的指腹按压,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进行,一个穴位每次点按十次。5.膈俞穴 【定位】:在背部,平第7胸椎棘突,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主治】:本穴有养血生血、活血化瘀之功,八会穴之"...

  • 10 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2寸开外的地方,是对称的两个穴位,补血要穴之一。天枢穴与胃经及大肠经关系密切,经常刺激该穴可使胃经及大肠经更加活跃,促进胃经内气血循行,帮助气血由胃经源源不断的送向大肠经。胃经内气血充盈,可以促进食物充分消化,为造血系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为补血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