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1——东方、西方治病方法

(原文)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解读)

“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 黄帝问:医生治疗疾病,同一种病但治疗方法不同,可最后的结果都痊愈了,这是为什么?

“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 岐伯回答道:这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同造成的。因为东方得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他们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水,所以该地的人们多喜食鱼类 而且 喜欢咸味 。 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鱼盐为美食。

“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 但由于鱼性属火,多吃鱼类会使人热积于中,吃过多的盐,又会 容易 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 ( 感染性皮肤疾病 ) 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用砭石刺法比较合适。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是从东方传来的。

“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 西方地区,是多山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一种收敛的现象。

“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 该地的居民依山陵而住,由于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他们的生活也不甚考究衣服 穿戴 ,不穿丝绵,睡草席,但饮食却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所以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 生于 内 部之 类 的 疾病 , 对其治疗,用药物比较合适。 因此 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今天学习了东方、西方治病方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2022-06-08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7:01: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 西方地区,是多山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一种收敛的现象。“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

  •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的原文欣赏如下: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东方之域的治疗特色:- 东方之域是天地万物开始生长的地方,地处海滨傍水,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 当地人民喜食鱼类和咸味,都安居乐业,把鱼类当做美食。- 但由于鱼...

  • 《黄帝内经•素问》第12章异法方宜论篇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

  •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一遍全部学习完,今天起对异法方宜论进行解析。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黄帝问道:医生医疗疾病,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痊愈,这是什麽道理?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 也体现了古代医者对人体疾病机理的深刻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体质特征各异,这直接影响了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在东方,人们更多依靠砭石来治疗疾病,而在西方,则更多地依赖药物。这不仅是地域差异的体现,更是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和方法。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