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奇痒 中医4辨证治疗

在中医门诊中,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恼人的疾病,由于会反复发作,让人防不胜防。异位性皮肤炎属于难以根治的疾病,但传统中医疗法,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可内服中药搭配外洗中药材,以便让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能够获得改善。

异位性皮肤炎会反复发作,其中,搔痒是最主要的症状。(摄影/黄志文)
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师董懿容表示,台湾湿热的环境,往往让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症状反复出现,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化,其中,搔痒是最主要的症状,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可能还会更严重。
临床发现,大多数的患者会在儿童时期就发病,同时在脸部、颈部等地方出现红色丘疹、水泡、皮肤粗糙或脱屑等症状,然后连四肢关节处也会逐渐出现这种皮肤病,因为皮肤经常搔痒难耐,所以患者会长期搔抓,甚至因此而破皮,这种皮肤病可能会持续到青春期之前,少数的人可能会在成人期又再度发病。

中医4辨证论治
治疗可根据中医原理、患者皮肤的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大致可分湿热俱盛、风热证、脾虚湿胜、血虚风燥等4型:
1.湿热俱盛型: 当患者感到奇痒难耐或痒痛兼作、皮肤多有水泡、皮肤潮红发热、患处呈糜烂状或有渗出液者,属于湿热俱盛型,治宜清热利湿。
2.风热证型: 如果患者发病迅速,身体各处皆可能发作,常有剧烈搔痒、丘疹颜色偏红、患处有渗出液不多者,属于风热证型,这类型治宜祛风凉血。
3.脾虚湿胜型: 如果患者的皮肤搔痒难耐、患处糜烂或有渗出液、皮损多色暗不鲜明、大便溏泄、胃口不好者,属于脾虚湿胜型,这类型治宜健脾除湿。
4.血虚风燥型: 如果患者的皮疹呈暗红或棕褐色、经常搔痒难受、患处干燥脱屑、皮肤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化者,属于血虚风燥型,这类型治宜祛风养血。
依症状不同用药
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可搭配使用外洗中药材来协助患者缓解症状,外洗方式很简单,只要将中药材煮沸后再加入浴缸用来泡澡。如需要祛风止痒的人可使用鱼腥草、地肤子、薄荷叶、白芷等中药材。
另需要养血润燥的人,可使用当归、鸡血藤、蛇床子、佩兰等中药材;需要清热化湿的人可使用金银花、黄柏、苦参、土茯苓等中药材。以上皆需中医师诊断,切勿自行购买服用。
2022-10-2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1:20: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素有“顽疾”之称的异位性皮炎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口服或外用激素、抗过敏药物。然而,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不仅极易导致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视网膜变形、脱发,而且皮肤变色、奇痒。副主任医师张敬林大夫凭借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创立了中医促代谢疗法,专用中草药治疗异位性皮炎。张大夫...

  • 1.身体缺乏造血所需营养素,使皮肤无足够的血滋润而干燥〈血虚〉。2.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被送进血液中,被身体认定为异物〈过敏原〉。 利用中药汤改善异位性皮肤炎 以下杏仁美友医师将要告诉你,4种异位性皮肤炎各自适合的中药汤。 TYPE1.压力致恶化,自律神经失调型异位性皮肤炎 身体免疫系统无...

  • (四)皮质类固醇激素:仅适用于顽固、重症的成人期异位性皮炎,使用小剂量短疗程的治疗,如强地松20~30mg/日,可获较满意效果。对其它期的异位性皮炎,不主张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五)抗生素:若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必要应用抗生素,可选择麦迪霉素、红霉素等,但最好不用青霉素,因本病患者青霉素过...

  • 中药药浴治病 浸泡外敷达疗效 临床上,1名4个多月大的婴儿,从出生后就出现头皮发红、脱屑现象,就医后被诊断为异位性皮肤炎,但治疗后却未见好转,直到改透过中医调理,才逐渐舒缓症状;许尧钦说,利用中药药浴的方式,根据患者病症给予适合药材,煎煮后取出药液再倒入沐浴水中,让患者透过浸泡由皮肤...

  • 使用外用药时,一般以病患个别体质为主,开立不同处方治剂,青黛膏、苦参膏、紫云膏、黄连膏,都是中医师治疗异位性皮肤炎常开立的外用药膏。根据中医文献记载,中药青黛性属咸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外用在皮肤炎上可帮助消除红肿,例如蚊虫咬伤、青春痘、湿疹、皮肤炎。现代医学研究指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