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秋季养生之道

厦门这个海边城市,夏季也很凉快,夜晚海风吹来,心旷神怡,这是这个城市带来的幸福感。然而,立秋之后,反而酷暑难耐,这两天温度达到38度,终于理解了何为秋老虎了。温度如此之高,虽然知道待在空调房里不好,还是忍不住开起了空调。毕竟心情好更重要!

虽然天气炎热,但我们要知道已经是秋季了,生活上需要做些调整。《黄帝内经》对秋季养生之道的解读: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理解。天气劲急,地气清明。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早卧早起,和鸡同时活动(这明显做不到,除非隐居山林)。保持意志坚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与秋收之气相应,是养收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要生飧泄病。这是因为秋天收敛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

人基本上吃当季食物就完全可以满足营养需求。秋天有很多蔬菜瓜果海鲜上市,水果有橙子橘子蜜柚梨,干货有板栗莲子百合。秋天防秋燥,可以多吃蜂蜜。美味的斑节虾和大闸蟹上市了,这些偶尔吃吃无妨。

秋天养阴,不要剧烈运动。想当初自己,一年四季都运动,一年四季都在流汗,实在是扼杀自己的生命。

有感情不要强烈的抒发出来,不要宣泄自己的情绪,要收敛自己的情绪。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读到这样的文字,真是令人感动不已,还有什么比读到这样的文字令人更满足的呢?

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庆幸读到。2022-06-23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54: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原文与翻译概述:一、养生的重要性 原文核心: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翻译: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

  • 三、秋季三个月,称为容平,天气凉爽,地气清肃。人们应早卧早起,与鸡鸣同步,保持心情安宁,以缓和秋天的刑杀之气;收敛神气,保持秋气平和,外露的心志,使肺气清肃,这是秋季养生之道。违逆则伤肺,冬变为飧泄,收藏之力减少。四、冬季三个月,称为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蜇藏的时期。人们应...

  • 3. 秋季养生:应收敛,早睡早起,情绪宁静,收敛神气,调和肃杀之气,以保护肺气。若违背,则肺伤,冬季可能出现飧泄病。4. 冬季养生:应早睡晚起,保持内心宁静,保暖防寒。不耗损阳气,以养闭藏之气,否则肾气受损,春日可能生痿厥病。5. 四季养生原则:遵循天道,阴阳调和,是养生关键。天气清明,...

  • 四、秋季:护肺宝穴,曲池、迎香、合谷。五、冬季:按摩三穴,健肾固精。第九章 不同体质人的四季养生策略 一、辨别阴阳体质,选择适合的养生方法。二、阳虚体质者的四季养生,注重温补。三、阴虚体质者的四季养生,注意滋润。四、适当药补,调和阴阳,维持身体平衡。第十章 男女老少四季养生策略 ...

  • 春夏养阳,秋冬属阴是《黄帝内经》中四时养生的核心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春夏季节应当培养和保养人体阳气,而秋冬季节则应当注意养护阴气。这一养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顺应四季变化来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1. 春夏养阳: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旺盛,此时人们应该增加户外活动,早起晚睡,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