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重点介绍中医经络学、中医腧穴学和穴位治疗方法的精华。强调基础理论,强调自学掌握重点,详细介绍十四经穴及常用穴位,同时介绍耳穴、手穴等实用穴位,帮助读者很快掌握经络和穴位的使用。
2016-06-03
2016-06-03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传递气血的通道。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为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气血,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维护身体健康。穴位是经络上的主要节点,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身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针灸、按摩等领域。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系统包...
腧穴主治的特异性可从两方面讲:一是四肢穴,尤其是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除了主治局部和邻近部位疾病外,还能治疗远距离――头面、躯干部位和内脏的疾病,这种主治作用与经络有关。如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等穴治疗胃肠病,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间使等穴治疗心脏病,手太阴肺经尺泽、太渊等穴治疗肺病等。相对地说头面...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它是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逐步发现和形成的理论体系。经络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形成了一个网络遍布全身的综合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紧密连接五脏六腑,外部与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相联,构成了一个表...
穴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在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中已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
穴位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特定位置。穴位也被称为“穴位”、“气穴”或“气穴部位”,是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穴位的详细解释:一、穴位的定义 穴位是体表特定部位的点状或区域,与体内的脏腑、经络相互对应。它们是气血流通的关键节点,可以通过刺激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