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用中药如何调理?

苍术、陈皮、厚朴为平胃散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恶心呕吐等,着眼于脾胃湿和食。茯苓、白术、猪苓为五苓散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为利水渗湿。六药合用着眼于湿阻和食积,可祛湿利水,消积和胃,适合于慢性胃炎等疾病中证属湿阻脾胃者。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安神。茯苓味淡,性平,属于淡渗水湿药,虽可使湿从小便渗,但其作用起点却为中焦脾胃。茯苓药性较平和,可长期使用。用量10~15g。
陈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陈皮可行脾胃之气,气行则水行,可以避免痰湿进一步内聚,并且陈皮也可燥脾胃之湿,对于气滞湿阻是很适用的,但陈皮辛能散,苦能燥,温能助热,对于本身阴液不足,或内有实热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用量为3~10g。
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健脾燥湿,还能补气,可以用于脾虚气弱等等。用量为5~15g。
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苍术不仅能祛中焦之湿,还能祛肌表骨骼之湿。不仅能用于湿阻中焦,还能用于风寒湿痹。苍术祛湿效果好,同时也说明其辛散苦燥易伤津液。用量5~10g。
猪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猪苓和茯苓一样,都是淡渗水湿,使湿从小便而出,不同的是茯苓偏于去中焦之湿,猪苓则偏于去下焦之湿。用量5~10g。
厚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厚朴苦燥辛散,温能祛寒,长于行气、燥湿、消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均适用,以治实胀为主。
2023-05-0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28: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茯苓白术散 慢性胃炎常因脾胃虚弱、湿气内蕴所致,茯苓白术散具有健脾和胃、燥湿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能够渗湿利水,白术则可健脾益气,适用于胃炎患者出现的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2.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含有多种中草药,如木香、砂仁等,具有温中和胃、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胃炎患者表...

  • 1、寒邪客胃主要用香苏散合良附丸治疗,平时少吃生冷的食物,多吃温性的食物。2、宿食积滞可以用保和丸治疗,平时吃饭吃七成饱,不要吃太饱。3、肝胃郁热,表现为胃脘灼痛、烦躁、烦热、口苦、口干,可以用化肝煎治疗。4、肝气犯胃,这种类型主要是平时情绪不畅,心情不好的人容易发作,容易生气...

  • 慢性胃炎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来进行调治,在医生的辨证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这样疗效更好。像常见的肝气犯胃,患者出现的情绪不畅、烦躁、易怒,这些都可以通过柴胡疏肝散进行有效的治疗。像患者出现的肝火炽盛,而导致患者大便干结,可以通过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像患者出现的胃阴不足,...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和胃止痛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缓解胃脘部的疼痛,通过调和胃气来达到止痛的效果。温胃止痛法:适用于胃寒引起的疼痛,通过温暖胃阳来缓解疼痛。抑酸治胃法:针对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通过中药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降逆和胃法:主要用于治疗因胃气上逆引起...

  • 1. 温胃舒胶囊:由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药材组成。它能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适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状。2. 阴虚胃痛冲剂:包含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药材。它的功用是养阴益胃,缓中止痛。主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