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馆的艾灸穴位病理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 中国 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 、 前列腺炎 、 肩周炎 、 盆腔炎 、 颈椎病、 糖尿病等有特效。此外,艾灸对以下的常见病也均有疗效: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支气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肺结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胸膜炎:肺俞,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贫血:足三里,关元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心绞痛: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无脉症: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糖尿病:关元,太溪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遗尿:关元,足三里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上热下寒:关元、神阙、 足三里、 血海、 曲池、太溪,每天灸一两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疏通脾胃:中脘退热:大椎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太阳

2016-06-04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7:36: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外,艾灸对以下的常见病也均有疗效: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支气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

  • 对于感冒,凤池、大椎、风府、合谷这四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凤池穴位于颈部,大椎穴位于背部,风府穴位于头部,合谷穴位于手部。这些穴位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尝试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和太渊这五个穴位。肺腧穴位于背部,膻中穴位于胸部,脾腧穴和膏...

  • 现代研究证实,灸大椎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对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灸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常用于头痛、失眠、腰痛、小儿惊风等症的防治,是老年保健要穴。常灸涌泉穴有养心安神、 补肾 壮阳 、益寿延年的作用。 灸风池穴 风池穴...

  • 大椎穴属督脉,灸此穴可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适用于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中院穴属任脉,灸此穴能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适用于胃胀、胃腕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等胃肠...

  • 【配穴方法】:主穴:肾俞、志室、大肠俞、阿是穴。配穴:阴陵泉、三阴交(湿胜);命门、关元、太溪(肾虚)。【施灸方案】:(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单点温灸:肾俞,大肠腧、志室、命门。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