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己的药性是什么?

[主要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Demethyl tetrandrine),轮环藤季铵碱(Cyclanoline)等。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症。【性味归经】  苦,寒。归膀胱、肺经。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编辑本段]【用法用量】   4.5 ~9g。2013-03-30
药性苦,寒。功效祛风止痛,利水消肿。2013-03-29
防己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功能:祛风湿,止痛,利水。2017-06-21
防己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功能:祛风湿,止痛,利水。防己自古以来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两大类,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成分: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汉防己碱、去甲基汉防己碱。药理:有镇痛、解热、消炎、肌肉松驰、利尿、抗过敏性休克及降低血压的作用。2013-03-29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肺经。【功效】祛除风湿,利水消肿。【临床应用】1. 用于风湿痹痛 防己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其性寒,以致湿热痹痛为宜,多配伍薏苡仁、 滑石、蜇砂等清热除湿之品。对寒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 等药同用。 2. 用于水肿、脚气等症 防己苦寒泄降,又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椒 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若属虚证,常与黄耆、茯苓、白术 等配伍。【处方用名】汉防己、粉防己(长于利水,亦能祛风。洗净,晒干,切碎用) 木防己、广防己(长于祛风,亦能利水。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按语】1. 防己为辛能散,功能祛风湿而通络,主治风湿痹痛之症;苦寒降泄,利水湿 而消肿,能除水肿脚气之患。 2. 防己有汉、木二种,木防己性偏宣通经络,力善祛风止痛;汉防己性偏疏通 水道,力善利水消肿,临床应用,当于区分。【方剂举例】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防己 茯苓 黄耆 桂枝 甘草 治皮水四肢肿。 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 薏苡仁 滑石 杏仁 连翘 山栀 半夏 晚蜇砂 赤小豆皮, 治湿热痹症。 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防己 椒目 葶苈子 大黄 治肠兼有水气或水饮停聚所致的喘咳肿满等证。2013-03-30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36: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防己,一种传统中药,其修治通常采用去皮后酒洗晒干的方式。其性味归经独特,苦寒,据《本经》记载辛平,而《药性论》分别指出汉防己味苦有小毒,木防己则苦辛。《医学启源》则认为其气寒味大苦,入膀胱、脾、肾经,而在《本草通玄》中归太阳经,《本草新编》和《本草再新》则分别提到入肾和肝、...

  • 防己在中医传统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防己味辛,性平,能治疗风寒、温热病症,以及利大小便,驱邪气。《名医别录》提到,防己苦温无毒,适用于水肿、风肿,以及去除膀胱热和寒热邪气。木防己则被用于治疗男子肢节中风等。《本草拾遗》称防己有宣通作用,可以治疗水气和风气。《药性...

  • 防己,出自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习称“汉防己”,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其药性为味苦、辛,性寒,归膀胱、肺经,具有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在应用上,防己针对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及脚气等疾病,能发挥显著疗效。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或湿热...

  • [主要化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Demethyl tetrandrine),轮环藤季铵碱(Cyclanoline)等。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症。【性味归经】苦,寒。归膀胱、肺经...

  • 防己,味道苦、辛,性寒。归膀胱经、肺经。膀胱与肺均与人体水液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防己有很好的利水作用。防己主要的功效是: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防己,在中药的分类里属于祛风湿热药,因此其必然有很好的祛风湿的作用。能够治疗诸风湿痹证。防己是辛散走行,且药性属寒。祛风湿止痛,又...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