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温解表药
1.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外感风寒,气喘咳嗽,水肿,风水。
经验配伍:
(1)麻黄、桂枝
麻黄辛温微苦,可与桂枝配伍,发汗功能会增强,因此必须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紧无汗的表实证方可合用。若遇阴虚、表虚证都属禁忌使用之列。
(2)麻黄、杏仁
麻黄辛温,配杏仁味苦而甘温,二味合用可降气润肺止嗽。
(3)麻黄、生石膏
麻黄辛温,配伍生石膏味甘辛寒,辛温辛寒并用,以奏发表解肌之功。石膏麻黄当以十比一之例。若麻黄与石膏之比例为十比二,则为泻郁热,而能利水消肿。
(4)麻黄、熟地
麻黄透表发汗,与熟地等滋腻药配伍,则麻黄不为发汗,而是为减滋腻药之腻膈之弊,且麻黄功能可助药力通达肌腠。
(5)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配附子振奋阳机。麻黄配附子、细辛治体弱,恶寒发热,咳嗽,脉沉细无力者,且应用于肺结核末期之将愈的消耗热有一定疗效。
麻黄配伍杏仁、甘草、石膏治咳喘自汗而口渴者,对体壮有痰热熏于肺及气管炎症有效。
(7)麻黄、杏仁、惹仁、甘草
配伍,可驱逐风湿肌炎及关节痛。此方并可治手足掌鸡眼及鹅掌风。
之。麻黄、杏仁能行气透肌腠,旺盛血行,驱除风湿。薏仁能疏通血脉而利湿,与麻黄麻黄配伍杏仁、薏仁、甘草合方,凡有发热、风湿肌炎、风湿关节痛,并皆治
附:麻黄根
麻黄本辛温,其根则味甘平,麻黄为梳卫药,解表有升有散,而根为和营
药,能敛汗。麻黄根多配以川朴、芍药、人参合用以敛自汗。
2.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温化水湿。治风寒表证,风寒湿痹,经闭腹痛,痰饮蓄水。
经验配伍:
(1)桂枝
桂枝辛甘温,治中风外感湿痹。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2)桂枝、芍药
桂枝配伍芍药酸寒敛汗,解痉止痛,调脾胃。
(3)桂枝、芍药、大黄
桂枝配伍芍药加苦寒之大黄,治左下腹压痛,腹病挛痛,折之有条状鞭结,及结肠炎等虚实并见症有效。
(4)桂枝、甘草、葛根
桂枝配伍味甘草、葛根,解肌清热,走阳明,治项背强急者及感冒症,有痹痛痛楚者。
(5)桂枝、黄芪
桂枝辛甘温,治中风感冒有汗之症,配伍黄芪能治盗汗,二味合之能治小儿感冒及风湿性皮肤瘙痒症。
(6)桂枝、川朴、杏仁
桂枝配伍川朴、杏仁为治喘息之药。
(7)桂枝、附子
桂枝配伍辛温之附子,用于发热过高及自汗、盗汗及恶寒、小便不通症。
(8)桂枝、白术、附子
桂枝配伍白术、附子治风湿关节炎、脑出血后半身不遂。
(9)桂枝、龙牡
桂枝配伍龙牡,有恢复元阳之功,能治神经性过劳阳痿、遗精。女子梦交及小儿夜尿用之有效。若再加蜀漆可以用之治烧伤,解挛止挛,定痛退热,解烦躁。
(10)桂枝、防己
桂枝配伍苦辛性平之防己,通十二经,消腰以下至足之血分肿;与桂枝温煦鼓盈阳机之味相配伍,有消全身水肿之功。
附:肉桂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入肝、肾两经。
功能主治:气厚而发热,下行而补肾,能入命门,引火归元,养精髓,暖腰膝,利肝气,通血脉利关节,除风湿,收虚汗。治心腹冷痛猝痛,沉寒痼冷等症
经验配伍:
(1)肉桂、大黄
肉桂配伍苦寒之大黄,化积寒积垢,医赤白痢下,里急后重。
(2)肉桂、黄芩、黄连
肉桂配伍苦寒之黄芩、黄连,宁心固肾收虚汗。
(3)肉桂、五味子
肉桂配伍辛酸甘温之五味子,治抬肩虚喘、气短虚汗,并滋肝肾。
(4)肉桂、知母、黄柏
肉桂配伍苦寒之知母、黄柏,能通虚性尿闭。名“通关散”
(5)肉桂、车前、牛膝、六味地黄丸
肉桂、车前、牛膝,配六味地黄丸,壮肾阳,滋肾水,为“济生肾气丸”若加
附子,为“桂附地黄丸”以消阴散阴翳。
3.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肾经。
功用主治: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治外感风寒,鼻塞头痛,风寒湿
痹,痰饮喘咳。
经验配伍:
(1)细辛、五味子、干姜
细辛配伍辛酸甘性温之五味子、辛温之干姜能逐饮,温化湿痰而定喘。治慢性虚性支气管炎。乃小青龙汤化裁,宜清风热,独取此法。
(2)细辛、白芷、藁本、藿香叶、羌活
细辛配伍白芷、藁本、藿香叶、羌活治风寒,太阳头痛。
(3)细辛、藿香叶、辛夷等
细辛配伍藿香叶、辛夷、苍耳、麝香、鹅不食草,研细面搐鼻,治鼻渊脑漏、慢性鼻炎。
(4)细辛、蜂房、熟地
细辛配伍蜂房、熟地下乳通结,治乳结。
(5)细辛、当归、川芎等
细辛配伍当归、川芎、白芍、白芷、丹皮、本、甘草治妇女带下,少腹冰冷而
痛,月经前后期不规律。2022-05-29
1.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外感风寒,气喘咳嗽,水肿,风水。
经验配伍:
(1)麻黄、桂枝
麻黄辛温微苦,可与桂枝配伍,发汗功能会增强,因此必须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紧无汗的表实证方可合用。若遇阴虚、表虚证都属禁忌使用之列。
(2)麻黄、杏仁
麻黄辛温,配杏仁味苦而甘温,二味合用可降气润肺止嗽。
(3)麻黄、生石膏
麻黄辛温,配伍生石膏味甘辛寒,辛温辛寒并用,以奏发表解肌之功。石膏麻黄当以十比一之例。若麻黄与石膏之比例为十比二,则为泻郁热,而能利水消肿。
(4)麻黄、熟地
麻黄透表发汗,与熟地等滋腻药配伍,则麻黄不为发汗,而是为减滋腻药之腻膈之弊,且麻黄功能可助药力通达肌腠。
(5)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配附子振奋阳机。麻黄配附子、细辛治体弱,恶寒发热,咳嗽,脉沉细无力者,且应用于肺结核末期之将愈的消耗热有一定疗效。
麻黄配伍杏仁、甘草、石膏治咳喘自汗而口渴者,对体壮有痰热熏于肺及气管炎症有效。
(7)麻黄、杏仁、惹仁、甘草
配伍,可驱逐风湿肌炎及关节痛。此方并可治手足掌鸡眼及鹅掌风。
之。麻黄、杏仁能行气透肌腠,旺盛血行,驱除风湿。薏仁能疏通血脉而利湿,与麻黄麻黄配伍杏仁、薏仁、甘草合方,凡有发热、风湿肌炎、风湿关节痛,并皆治
附:麻黄根
麻黄本辛温,其根则味甘平,麻黄为梳卫药,解表有升有散,而根为和营
药,能敛汗。麻黄根多配以川朴、芍药、人参合用以敛自汗。
2.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温化水湿。治风寒表证,风寒湿痹,经闭腹痛,痰饮蓄水。
经验配伍:
(1)桂枝
桂枝辛甘温,治中风外感湿痹。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2)桂枝、芍药
桂枝配伍芍药酸寒敛汗,解痉止痛,调脾胃。
(3)桂枝、芍药、大黄
桂枝配伍芍药加苦寒之大黄,治左下腹压痛,腹病挛痛,折之有条状鞭结,及结肠炎等虚实并见症有效。
(4)桂枝、甘草、葛根
桂枝配伍味甘草、葛根,解肌清热,走阳明,治项背强急者及感冒症,有痹痛痛楚者。
(5)桂枝、黄芪
桂枝辛甘温,治中风感冒有汗之症,配伍黄芪能治盗汗,二味合之能治小儿感冒及风湿性皮肤瘙痒症。
(6)桂枝、川朴、杏仁
桂枝配伍川朴、杏仁为治喘息之药。
(7)桂枝、附子
桂枝配伍辛温之附子,用于发热过高及自汗、盗汗及恶寒、小便不通症。
(8)桂枝、白术、附子
桂枝配伍白术、附子治风湿关节炎、脑出血后半身不遂。
(9)桂枝、龙牡
桂枝配伍龙牡,有恢复元阳之功,能治神经性过劳阳痿、遗精。女子梦交及小儿夜尿用之有效。若再加蜀漆可以用之治烧伤,解挛止挛,定痛退热,解烦躁。
(10)桂枝、防己
桂枝配伍苦辛性平之防己,通十二经,消腰以下至足之血分肿;与桂枝温煦鼓盈阳机之味相配伍,有消全身水肿之功。
附:肉桂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入肝、肾两经。
功能主治:气厚而发热,下行而补肾,能入命门,引火归元,养精髓,暖腰膝,利肝气,通血脉利关节,除风湿,收虚汗。治心腹冷痛猝痛,沉寒痼冷等症
经验配伍:
(1)肉桂、大黄
肉桂配伍苦寒之大黄,化积寒积垢,医赤白痢下,里急后重。
(2)肉桂、黄芩、黄连
肉桂配伍苦寒之黄芩、黄连,宁心固肾收虚汗。
(3)肉桂、五味子
肉桂配伍辛酸甘温之五味子,治抬肩虚喘、气短虚汗,并滋肝肾。
(4)肉桂、知母、黄柏
肉桂配伍苦寒之知母、黄柏,能通虚性尿闭。名“通关散”
(5)肉桂、车前、牛膝、六味地黄丸
肉桂、车前、牛膝,配六味地黄丸,壮肾阳,滋肾水,为“济生肾气丸”若加
附子,为“桂附地黄丸”以消阴散阴翳。
3.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肾经。
功用主治: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治外感风寒,鼻塞头痛,风寒湿
痹,痰饮喘咳。
经验配伍:
(1)细辛、五味子、干姜
细辛配伍辛酸甘性温之五味子、辛温之干姜能逐饮,温化湿痰而定喘。治慢性虚性支气管炎。乃小青龙汤化裁,宜清风热,独取此法。
(2)细辛、白芷、藁本、藿香叶、羌活
细辛配伍白芷、藁本、藿香叶、羌活治风寒,太阳头痛。
(3)细辛、藿香叶、辛夷等
细辛配伍藿香叶、辛夷、苍耳、麝香、鹅不食草,研细面搐鼻,治鼻渊脑漏、慢性鼻炎。
(4)细辛、蜂房、熟地
细辛配伍蜂房、熟地下乳通结,治乳结。
(5)细辛、当归、川芎等
细辛配伍当归、川芎、白芍、白芷、丹皮、本、甘草治妇女带下,少腹冰冷而
痛,月经前后期不规律。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