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在中医上讲是由于什么穴位造成的?

你好听宫、耳门、翳风、中渚、听会、太冲、行间。

  方义提要: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耳门、翳风、中渚属三焦经,听会属足少阳胆经,均通于耳部,取之可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取太冲,行间以清肝泻热。

  随症选穴:兼感风热之邪加外关、风池。

  操作要点:听宫、耳门、听会针刺要深,刺时令病人张口,可刺入1.5寸左右,行捻转法,使耳内有针感后即出针。余穴均用泻法。中医分析耳聋的原因:

  1、肾虚所致: 耳聋、耳鸣有虚有实,一般来说虚症是由于肾虚引起的。

  2、气滞血淤: 突发性耳聋耳鸣一般是因为气滞血淤引起。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

  3、痰火所致: 由痰火上扰所致。痰火郁结,蒙蔽清窍,痰热之症,故耳鸣耳聋。

  4、血虚所致:血气虚损,宗脉不足。因血虚所致。使听觉紊乱,听觉系统发生病变。

  耳朵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细心保护,许多外力因素都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导致耳聋。如果耳朵受到外力伤害出现耳鸣、暂时性耳聋等情况,不能任其发展,应该及时就医治疗。清洁耳朵时也要注意工具的卫生,以免耳朵内有伤的情况下发生感染。2022-07-30
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耳门、翳风、中渚属三焦经,听会属足少阳胆经,均通于耳部,取之可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取太冲,行间以清肝泻热。2022-07-30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3:16: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肾精不足引起的耳聋,可以通过补肾填精的方法来调理。常用的中药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肾阴,增强听力。同时,针灸疗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针刺肾俞、太溪等穴位,有助于恢复听力。肝火上炎导致的耳聋,则需要清肝泻火。常用的中药有龙胆草、柴胡、黄芩等。此外,还可以采用...

  • 随症选穴:兼感风热之邪加外关、风池。操作要点:听宫、耳门、听会针刺要深,刺时令病人张口,可刺入1.5寸左右,行捻转法,使耳内有针感后即出针。余穴均用泻法。中医分析耳聋的原因:1、肾虚所致: 耳聋、耳鸣有虚有实,一般来说虚症是由于肾虚引起的。2、气滞血淤: 突发性耳聋耳鸣一般是因为...

  • 对于实证的患者,主要采用清肝泻火、疏通耳窍的方法。选取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为主,如翳风、听会、侠溪、中渚等穴位。如果患者肝胆风火旺盛,可以配合使用太冲和丘墟;若患者因外感风邪导致耳鸣耳聋,则可以选取外关和合谷穴位辅助治疗。针对虚证患者,治疗法则为益肾养窍。以足少阴肾经和手太阳...

  • 耳鸣在中医中被称为“耳聋”,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所致。针灸耳门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从而改善耳鸣症状。对于耳部化脓,针灸耳门穴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有效缓解化脓症状。此外,针灸耳门穴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牙齿疼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针灸...

  • 主穴:翳风穴、听会穴、中注穴、侠溪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是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常用的主要穴位。肝经郁火:若患者症状表现为肝经郁火,可加刺太冲穴、丘墟穴,以加强疏肝解郁、清热泻火的效果。痰火郁结:对于痰火郁结型突发性耳聋,可加刺丰隆穴、劳宫穴,有助于化痰散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