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肚藤中药别名

扭肚藤中药别名话题讨论。解读扭肚藤中药别名知识,想了解学习扭肚藤中药别名,请参与扭肚藤中药别名话题讨论。
扭肚藤中药别名话题已于 2025-04-17 15:50:17 更新
- 扭肚藤中药别名
- 扭肚藤药材·版本二
- 扭肚藤别名为什么叫谢三娘?
- 中草药:扭肚藤的功效与作用
- 扭肚藤药材·版本一
- 扭肚藤别名为什么叫谢三娘?
- 扭肚藤别名为什么叫谢三娘?
- 中草药:扭肚藤的功效与作用
- 扭肚藤的主要价值
- 扭肚藤有什么价值
扭肚藤,又名白花茶、假素馨等,在《岭南采药录》和《岭南草药志》中均有记载。这种植物属于木犀科,藤状灌木,高度可达2至4米。其嫩茎叶在夏季和秋季采收,切段后晒干使用。扭肚藤的茎叶是其主要药材,干燥后的茎呈圆柱形,约1至5毫米粗,幼枝带有疏毛,节部稍膨大。叶为卵状披针形,全缘,质...
扭肚藤,中药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源自木犀科植物Jasminum elongatum (Bergius) Willd.的嫩茎叶,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它具有清热、利湿和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湿热痢疾、腹痛、风湿热痹、四肢肿痛、瘰疬和疥疮等病症。扭肚藤的别名包括白花茶、假光凯父威先计素馨等,体现了其丰富的草...
扭肚藤,亦称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等,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该植物为藤状灌木,高约2至4米,小枝微有毛。其叶对生,呈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截头状或稍心形,叶面被微毛或近秃净,背面沿主脉上有柔毛,叶柄短。聚伞花序稠密,花小,花柄短,萼被毛,裂片线形...
扭肚藤,又称白花茶、假素馨和猪肚勒,其花朵则被称为青藤子花。这种药材来源于木犀科茉莉花属的植物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h.-Ham.,主要以其茎和叶作为药用部分。全年都可采摘,采摘后需洗净并切成段,然后晾晒干燥。扭肚藤具有微苦、凉的性味,其化学成分丰富,含有扭体藤甙A、B、C,以及10-...
扭肚藤的别名是谢三娘。扭肚藤是一种中药材,其名称的由来与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息息相关。关于为什么别名叫做“谢三娘”,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的解释:1. 传说与民间故事:在当地传说中,可能有一位名叫谢三娘的妇女,她发现了扭肚藤具有某种特殊的药效,并广泛传播这种知识,帮助了许多人治疗...
扭肚藤,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 (Bergius) Willd.的嫩茎叶。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风湿热痹,四肢肿痛,瘰疬,疥疮。中文学名扭肚藤别称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左扭藤、白花菜、毛毛茶界植物界...
扭肚藤 (《岭南采药录》) 【异名】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岭南采药录》),左扭藤(《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扭肚藤 藤状灌木,高2~4米。小枝微有毛。单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尖,基部 *...
药材·版本一【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h.-Ham.,以茎、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归经】:微苦,凉。【中药化学成分】:茎叶中含有扭体藤甙(jasamplexoside)A、B、C,10-羟基-女贞甙(10-hydrox...
1、 观赏价值 扭肚藤也被人们称为百花茶、是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它的植株大约2m~3m,于夏秋季节开花,其聚伞花序稠密,开花时错落有致,散发出微微的馨香,观赏价值高,是优良的庭园观赏花卉。2、 药用价值 扭肚藤也是一种中药,通常是用它的茎、叶入药。其味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常被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