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肓穴

胞肓穴话题讨论。解读胞肓穴知识,想了解学习胞肓穴,请参与胞肓穴话题讨论。
胞肓穴话题已于 2025-04-04 13:47:19 更新
- 胞肓穴
- 胞肓穴胞肓穴 - 解剖
- 每日一穴:胞肓穴
- 胞肓穴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功效
- 胞肓的准确位置 胞肓的意思是什么
- 胞肓定义
- 胞肓穴位解剖
- 胞肓简介
- 胞肓的介绍
- 中医针灸穴位-膀胱经
- 足太阳膀胱经——腰背部
胞肓穴的位置位于身体结构的深层,具体层次依次为:首先,覆盖在穴上的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提供神经分布。接着,皮肤下方是密集的皮下组织,其中富含脂肪,并且纤维组织紧密,与臀大肌共同塑造了臀部的圆润形状。臀大肌是这个区域的主要肌肉,它下方是臀中肌。这两块肌肉的下方,是臀...
胞肓穴Bāohuāng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53个穴位,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等。坐位,从骨盆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其之间的凹陷即为第2骶后孔...
胞肓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通常寻找胞肓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胞肓穴位位于身体臀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胞肓穴的作用功效广泛,对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缓解治疗膀胱炎、睾丸炎、尿道炎、大小便不利等有显著效果。对于消化系统疾...
1 胞肓的准确位置 胞肓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2 胞肓的意思是什么 胞:包裹胎儿的膜质囊也。肓:心下膈膜也。胞肓名意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它与心下膈膜中外输的膏脂之物同性,故...
胞肓穴,又称Baohuang(BL 53),主要功能是输送胞宫内富含油脂的物质至膀胱经脉。其名称源于两个含义:一是"胞",象征包裹胎儿的膜囊;二是"肓",象征心下隔膜,即该穴物质与心下区域的隔膜输送的物质性质相似。胞肓穴的命名强调了其连接胞宫与膀胱经的气血交换,其物质来源并非单纯来自膀胱腑,而是...
胞肓穴位的解剖位置位于皮肤之下,由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以及髂翼骨膜构成。皮肤覆盖在此区域,主要由第一、二、三腰神经的后支外侧支进行神经分布。这些神经的分支确保了对皮肤的精细控制和感觉传导。深入皮下的部分,有一层富含脂肪的筋膜,其纤维组织紧密交织,与臀大肌紧密相连。臀大肌作为主要的...
胞指膀胱,肓即肓膜,此穴与膀胱俞平列,故名胞肓[1]。胞肓穴主治前阴,腰骶部等疾患:如腰脊疼痛,骶骨痛,少腹坚满,小便淋沥,大便秘结,肠鸣,腹胀,腹痛,腰脊痛,大小便不利,腰痛,小便不利,阴肿,便秘,现代又多用胞肓穴治疗尿潴留,睾丸炎,肠炎,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尿道炎,尿...
胞肓穴,出自《灵枢·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等病证。直刺1—1.5寸。
47. 志室穴,第十四椎旁开3寸,辅助治疗肾腧穴。48. 胞肓穴,第十九椎旁开3寸,辅助膀胱腧穴治疗,用于治疗小便疾病。49. 秩边穴,第二十一椎旁开3寸,用于治疗痔疮。50. 承扶穴,臀部和大腿横纹中点,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长刺。51. 殷门穴,承扶穴和委中穴连接线中间,按压诊断癌症。外开一寸...
46、肓门穴:位置: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腹痛,便秘,痞块,乳疾。47、志室穴:位置: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遗精,阳萎,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48、胞肓穴:位置: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主治:肠鸣,腹痛,便秘,癃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