瘈脉穴

瘈脉穴话题讨论。解读瘈脉穴知识,想了解学习瘈脉穴,请参与瘈脉穴话题讨论。
瘈脉穴话题已于 2025-04-09 01:50:15 更新
- 瘈脉穴
- 瘈脉穴在哪?
- 瘈脉的准确位置 瘈脉是什么意思
- 瘈脉简介
- 瘈脉怎么读音是什么
- 花五分钟看看,《6个穴位按摩》配高清图,一个穴位巧治小毛病
- 花五分钟看看,《6个穴位按摩》配高清图,一个穴位巧治小毛病
- 请问耳根部的那个穴位叫什么名字?
- 面瘫针灸后耳后疼痛加重的原因
- 三焦经是一侧还是两侧?
- 十二经络:手少阳三焦经,不畅心烦胸闷、心悸咳嗽、食欲不振
瘈脉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取法: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解剖: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皮肝由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分布。皮下组织后,除颈丛的耳大神经的分布外,还有耳后动、静脉...
1 瘈脉的准确位置 瘈脉穴的位置:位于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2 瘈脉是什么意思 1、瘈脉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别名:资脉。2、穴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3、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
瘈脉穴主治小儿癫痫,有清热散风之功。《论疾诊尺》:“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小儿患惊痫时,此处青筋特显。《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瘈脉青。”是古人对此穴,以青筋为特征也,刺之多效。[2]12 瘈脉穴主治病证 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
瘈脉穴【读音】chì mài【瘈脉穴名释义】瘈,瘈疭,抽搐;脉,络脉。穴在耳后青络脉形如鸡爪处,主治小儿惊风,故名。
安眠穴位于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患者可取俯卧或侧伏位。此穴位功能主治包括失眠、头痛、眩晕、心悸与癫狂等。艾疗操作为直刺0.5~1寸,艾灸可采用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按摩方法则为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瘈脉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其取穴...
安眠穴: 位于耳垂后与枕骨下凹陷的黄金交汇点,专治失眠和头痛。轻轻艾灸或按摩两分钟,自然带给你宁静的夜晚。 瘈脉穴: 耳后乳突中央的治疗宝藏,对耳鸣耳聋和消化不适尤其有效。1.3-0.5寸的刺灸或点刺出血,舒缓不适。 上明穴: 这个奇穴专为眼睛问题而生,治疗目疾,但务必谨记禁灸的规定...
耳廓外有三焦经环绕,其上角孙、颅息、瘈脉、翳风等穴都位于耳后部位,但离耳根最近的应该算颅息和瘈脉二穴吧,颅息在上、瘈脉在下。如果只选一穴,那就是瘈脉穴了。http
面瘫针灸后耳后疼痛的原因是早期表现就是耳后疼,在针灸过程中就是耳后有完骨穴有翳风穴、瘈脉穴,要想缩短疗程,让患者好得更快时通常取翳风穴、翳风,穴取穴的早晚决定于患者好转的过程,要想缩短治疗的效果。病程短是在针灸后,扎针翳风穴耳后疼表现为扎针性的疼痛,其余症状就是针灸完后麻痹,...
三焦经发布左右两侧,各23个穴位,共46个。分别为: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其中13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
臑会穴 耳和髎穴 三阳络穴 四渎穴 瘈脉穴 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天井穴 清冷渊穴 消泺穴 外关穴 支沟穴 会宗穴 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风穴 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丝竹空穴 亥时(21:00 23:00)手少阳三焦经又可称为“耳脉”,是耳朵的忠实守护者,它分布于人体体侧,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