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的宜忌人群

柴胡桂枝汤有的人适合,而有的人却不适合使用,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下面妈网百科就来给您详细的说说,哪些人群适合以及哪些人群不适合哦!一、柴胡桂汤适用人群:柴胡桂枝汤是一首中老年人首选的养生保健良方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诊断,但诊断既不易,用药亦非难。经方的不传之秘在药量,而用药的奥秘是由河洛数理决定的,搞不清河洛八卦象数学说,就永远也不会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可是时至今日,有谁明白桂枝汤的组方结构和依据呢?桂枝汤全方为什么除十二枚大枣外,共计药量为十一两,而十一两之数是由河洛数理决定的,因为太阳中风3/8其河洛之和数是11,而太阳8/4之河洛和数是12。为什么白虎汤知母用六两,生石膏一斤,炙甘草用二两,粳米用六合,因为白虎汤之治在阳明,而阳明是由6//2和1/6两部分组成,这就是河洛数理以数定象,因数明象的重要性。经方药物剂量的先后多少,其疗效是大不一样的,如果你还不明白河洛数理的话,那就只能照猫画虎的使用经方原方了。某女65虚岁2011年正月十六日初诊,自述四肢关节疼痛,尤以右下肢膝关节为甚,饭后微呕,但不吐,大便隔日一行,虽硬但不秘结,午后时有头面烘热现象,晚上入睡后盗汗,醒后汗自止,其它别无所苦。余从其伤寒气数图诊断可知,现正处在厥阴阳明病症阶段,虽有大便硬之阳明证现象,但考虑其有汗出亡阳,亡津液现象,故万万不可用下法来治疗,忆及《伤寒论》有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因为伤寒六七日已传厥阴和阳明为常,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是厥阴证,微呕,心下支节是阳明证,该女所患不正是此大论条文的典型临床表现吗!于是为处柴胡桂枝各半汤,嘱其煎服。以“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则病可愈,服十副后其患若失。余在临证时,经常使用柴胡桂枝汤,以“和其荣卫,而通津液”,其疗效甚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一首中老年人首选的养生保健良方。柴胡汤可治疗虚人外感。临证多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其中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桂枝汤调和营卫。二、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023-06-12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32: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其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 桂枝(去皮)一两半(4.5g),黄芩一两半4.5g),人参一两半4.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二合半(洗)(6g),芍药一两半4.5g),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4.5g),柴胡四两(12g)。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

  •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常使用生姜与红枣相配,用于治疗外感邪气、营卫不调的情况。比如桂枝汤和柴胡桂枝汤,这两方均是将生姜与红枣作为重要的辅料,以助散表邪,扶脾和胃。然而,红枣并非人人适宜。对于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群,如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症状者,大量食用红枣可能会加重上...

  • 据网上查到的甲流症状来看,以柴胡桂枝汤证为主。这与今年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的运气有关极为密切的关系。今天中午的中央一台新闻30分说,近期甲流有爆发的趋势,感染人数可能达几千万人,就是这股时气对人的影响所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