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顺应阴阳,获得健康长寿呢,黄帝内经给你答案!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说:通天者,生之本 ,本于阴阳!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相通,这是生命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顺应阴阳变化规律!

那么怎么顺应阴阳变化的规律呢,人怎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呢!怎么能够让阴阳调和,以达到 健康 长寿的目的呢!

各位 养生 大咖,我是李医生,欢迎来到中医 养生 比较重要的这篇小文章,洞彻人间大道,以期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黄帝内经,微言大义,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诚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也!

来看内经原文: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不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而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一句话,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

七损八益是什么意思呢!内经没有明示,导致后世解释混乱,在这里老李也不敢胡乱臆测,还是以历代名医校勘内经引用多的解释来说!以免南辕北辙,

比较认可的是指大概指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内经讲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对于七损八益这一概念,我们还需要不断的 探索 古代的智慧,而不能企图盲人摸象,窥斑见豹式的做迷信解,以免贻笑后世!

好像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遗失一卷,不免让人略感遗憾!

这一段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皇帝问,怎么才能使阴阳调和,让人长寿呢?

岐伯说啊,能够知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做到阴阳调和。

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早早衰老,就一般的平常人说到了40岁,阴气就减了一半,起居动作显得衰退。到50岁。身体笨重。耳朵听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到60岁。因为气衰九窍功能减退。阴气虚于下,阳气浮越于上,流鼻涕,流眼泪等衰老迹象都出现了。

而懂得 养生 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得 养生 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

因此同样都生活在世界上他的结果却不相同。聪明的人在没有病的时候能够注意 养生 ,愚蠢的人在发病的时候才知道调养,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能够保养精气而感到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体矫健,就是年老了还显得很健壮,强壮的人更加强壮。所以明达事理的人,做顺乎自然的事不做。违背 养生 的是以恬静的心情为快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环境里去追求最大的幸福!

因此他的寿命无穷尽,与天地共存。这就是最明达事理的人的 养生 之道。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顺应四时,顺应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灵枢・本神篇》指出:“故智者之 养生 也,必顺四时而适塞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人是万物之灵,如果我们能够注意一下天气的变化,慢慢感应和捕捉到自己身体微小变化的讯号,采用相应的方法调养治疗,方能体悟到 养生 的真谛!

唐代学者王冰说, 养生 者必敬顺天时, 养生 如果能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规律,也就自然能有利于身体康养,逐渐提高自愈能力。

谨守阴阳,顺应四时,确是亘古不变的准则啊!2022-07-25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15: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有效的长寿方法第一: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春天多出门散步,吸收自然中的阳气;夏天晚睡早起,多出汗;秋天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冬天避寒就温,少出汗、多晒太阳。第二:练习爬行。爬行是锻炼心肺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常见的爬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壁虎式爬行,全身着地,腹部和...

  • 遵循自然规律和养生方法,能促进健康长寿。岐伯提出的总原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指的是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调整生活方式,如顺应日出日落规律作息,依据季节变化增减衣物。“和于术数”强调采用正确养生方法,包括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这些古法...

  • 他们饮食有度,生活有规律,不劳而获,所以能够与神同在,安度余生,所以才会百岁。”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书中还提出了相应的养生法则,为四季养生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了四时养生理论,为促进人们健康长寿发挥了重要作用。

  • 阴气不足的人,养生可以在夜晚的时候,吃过晚饭,面对着月光,在户外散步,这个养阴效果非常好。还有在低洼的地方,因为高的地方阳气重,低的地方阴气浓,在低的地方散步可以采吸很多阴气,如:海边、山林、河畔、湖边等地方。可以说,维护了阴阳的平衡,生命就会健康长寿。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想健康长寿...

  • 1. 顺应四时,养生之本。《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这意味着人们养生应随四季变化调养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符合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健康长寿。2. 养生宜慢,健康长寿之道。中医提倡慢生活,包括慢呼吸、慢进食、慢劳作、慢排便和慢心率,这些都有助于健康和长寿...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