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什么意思?望闻问切四诊法

我们对于中医望闻问切的了解可能就是从影视剧当中知道的,但是中医诊病确实也是望闻问切这几个要点。那么,中医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呢?中医望闻问切主要是看哪些症状呢?1、望闻问切是什么1)提到中医,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是中医神奇的诊法,望闻问切,《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2)那么望闻问切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便是检查体征和了解症状,比如咳嗽,发热,头痛等等,严格来说,体征和症状是不应该分开的,都统称症状就可以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3)从望闻问切的过程中得到结论,这个结论是经过中医诊断三大思想: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所得到的。那么什么叫做司外揣内,什么叫做见微知著,什么又叫做以常达变呢?2、四诊法详细解释1)首先,司外揣内是什么呢?通过体外的表象,推测的体内的变化。例如血虚的时候,皮肤会出现枯槁,没有光泽。这便是司外揣内的一种,当然这是结论必须综合其他的症状,不能说肌肤枯槁便是血虚,这点一定要注意。2)其次,见微知著是什么呢?通过局部的细微的病变而推测整体的变化。比如说痤疮,通过痤疮出现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便可以得知体内的哪个藏器发生了改变。(中医的藏是宝藏的藏,这点必须和西医分开,很多教科书藏脏不分,是一种错误。中医之藏象表示的是体内现象的意思,并非单指某一器官。)3)最后,以常达变是什么呢?通过健康人的表现去衡量病人的表现,并发现其不同之处。这个就不做比较了,非常好理解。4)以上通过中医诊断三大思想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和西医通过是视触叩听查得出的结论叫做病不同,到了这一步,中医远远没有结束,中医得到的结论叫做——证!3、辨证疗法是什么1)拥有了证这个概念,也就解释了中医为什么能够治疗很多棘手的疑难杂证,正是因为有证的概念中医才能屹立不倒,在这方面中医是领先西方医学的。那么你说了这么多看似大话来形容中医的这个证,你这个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了它中医就领先于西医了呢?你是不是在吹牛啊!2)那么“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医要辩证而不是辨病?那么首先什么是“证”,证便是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其中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或机体抗病能力的统称。所谓中医的辩证,就必须包括这四个方面(病势和机体抗病能力是归到一起的),拿风寒感冒为例子,其初期的证候名称是风寒束表犯肺实证,病因为风寒,病性肌表被约束,病位侵犯了肺部,病势是邪实。但通常中医都会进行简写,简写时可以省略掉病性和病位,但病因及病势或机体抗病能力必须要写出,也就是说风寒束表犯肺实症最多能简写到风寒束表实症,其他的写法都是门外汉,不规范!3)一个人可以同时得多种疾病,比如感冒的同时你也可以患咳嗽病。但是证候是唯一的,因为证候是通过所有的症状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中医治疗的不是疾病,而是证候。4)那么什么叫病呢?中医的病并不复杂,中医判定疾病的标准是证候中最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这一症状或体征下的开始到转归的过程叫做病。所以中医的病和西医的病是截然不同的,那疟疾来说,在中医眼中,只要出现寒热交替,有无规律的往来便可以称之为疟疾。而疟疾病下又出现多种不同的证型分别是,正疟、温疟、寒虐、瘴疟(瘴疟又分冷瘴,热瘴)、劳疟、疟母。以上这些都叫疟疾,但其病机又是大相径庭这便是中医的病。5)现在很多中医病证不分,甚至很多学院派至今理解中医的藏象和西医的器官是完全相同的,事实上这是翻译的时候造成的一种错误的现象,在将外语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西医直接借用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胆胃膀胱大小肠等等术语,造成了现在几乎所有的西医都认为,中医藏象和脏器没有区别,那么既然脏器都没有区别了,那么疾病更没有区别了,中医的咳嗽就是西医的咳嗽,中医的哮喘就是西医的哮喘,中医的疟疾就是西医的疟疾。6)别的不说,就咳嗽来说中医的咳嗽和西医的咳嗽都是两个疾病,中医的咳嗽是分咳病和嗽病的,所谓咳而无液为之咳,咳而有液为之嗽。咳一般指的是阳邪侵犯人体所呈现的症状比如燥邪,火邪。,而嗽一边是指阴邪侵犯人体所呈现的症状比如寒邪,湿邪。而西医则分成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这可能是一个疾病吗?根本不是!7)最后,症、证、病,一定要分清。而且中医永远记住,中医治疗的不是疾病而是证候。什么是病人?病人就是正常人的相对平衡的状态被打破,而中医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被打破的平衡再度恢复。证候就是中医通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三大诊断中心思想得出这个平衡究竟是往什么地方偏移,中医需要做到的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用相反的方向使劲将这个已经偏向一边的天平再度维稳。4、望闻问切具体指1)望诊为四诊之首,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观察病人形五、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人体外部和三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相配,五官亦与五脏相关。因此,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三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2)闻诊是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暖气等声响和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来判断正气的的盈亏和邪气性质,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闻诊包括“听”和“嗅”两方面。3)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问诊主要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询问内容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以获得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为确诊和治疗做准备。4)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a.脉诊也叫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患者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称为触诊。b.脉诊可为疾病的中医属性提供辨证依据。2023-06-12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1:55: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诊法。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所谓“... 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

  •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简称“四诊”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叫望诊;凭听觉和嗅觉以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体的变化属于闻诊;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症状及其与疾病有关...

  •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g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