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望闻问切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所以高明的医生一看就知道得了什么病,也就是通过现象而知道本质,由外而之内。

明徐春甫(1520~1596)在《古今医统大全》中首次将望闻问切四字连用,并强调结合的重要性:“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若得四字之旨,则于医学可谓至矣。今人惟问一端而已,其于望闻亦浅浅耳。至于切脉,则又谓居三者之末而犹后轻视之,故所以卒鲜有精于脉者。”可见当时的中医多数只会一诊,很少有精通四诊的。

 张介宾(1563一1640)的《景岳全书》略晚,也证明当时情况:“凡诊病之法,固莫妙于脉,然有病脉相符者,有脉病相左者,此中大有玄理。故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详问其病由,兼辩其声色,但于本末先后中,正之以理,斯得其真。若不察此,而但谓一诊可凭,信手乱治,亦岂知脉证最多真假,见有不确,安能无误?且常诊者,知之犹易,初诊者,决之甚难,此四诊之所以不可忽也。故《难经》以切居四诊之末,其意深矣。”当时,“一诊可凭”是一种常态。张介宾只是强调,“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 至清代,四诊合参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红楼梦》里的中医,没有一个愿意问诊的,全凭一个切脉就下诊断。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胡太医给晴雯看病,王太医给黛玉看病,都不让家属介绍病情,直接切脉,直接诊断。

 《医宗金鉴》(1742年)证明现实中的中医也是如此,“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圣先贤之旨。”《医宗金鉴》才开始明确提倡四诊“合参”,“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医者明斯,更能互相参合,则可识万病根源。” 之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渐渐成为一种原则。如清章虚谷《灵素节注类编》(1834年),“四诊者,望闻问切也。望以辨色,闻以辨声,问以辨证,切以辨脉。盖人禀气血以生,气血不和而为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但病变多端,其脉其证皆有真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圣人立法,必以四端互相参合,方无错误,如《素问.疏五过论》、《征四失论》,谆切告诫,而俗学不明此理,妄意揣度,虚言矜夸,谓切脉即能知病,欺人自欺,其害实甚。”

总之,望闻问切这四种基本诊断方法早在扁鹊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强调“四诊合参”是明,尤其是清代以后才渐渐形成的事。 但在今天,各种电视剧文艺作品中,一诊仍然比四诊要牛逼得多,没见过神医需要四诊合参的。中医粉们说,CT、B超、内镜等等,都不过是望闻问切的延伸而已。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说,“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似乎又说,仪器不在望闻问切的范围内。 谁发明,谁首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不是足以满足中医诊断之用。按白皮书所说,是足够了的。如果足够,国家就不需要在中医院大量投资购置大型设备仪器吧。不然,怎么体现“简便廉”呢?2022-06-1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0:30: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望主要是通过医生的眼睛观察病人的整体情况和局部情况,包括病人从走进来的步态,脸色等等;2、闻主要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比如音色的高低,咳嗽的声音;3、问就是通过语言的交流询问病人的病史,切就是通过诊脉和身体局部的触摸。

  • 1、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2、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

  • 中医在诊病的过程中有望闻问切的说法。望:就是看的意思,医生看你的气色、舌苔、精神状态。闻;就是听的意思,听你说话有力无力,气息是否连续平稳,有无特别气味。问:就是询问你自已感觉的症状及医生想知道的问题。切:就是指摸脉象,了解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通过这四诊,综合...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