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痰瘀致失眠

中医诊断学中,认为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多由阴虚或者阳盛所致。有虚实之分。虚者因阴血亏虚,心神失养;实者多因痰、热内扰,或者食滞内停所致。

因此教科书式的治疗失眠,不外乎滋阴养血、交通心神;清热化痰,疏肝利胆;消食化积,和胃安神。

但是,临床中,因寒湿凝痰,瘀阻心血,致卧不得眠者比比皆是。现在 社会 ,生活优裕,尤其是夏天,得空调之极凉、食冰冻之一时爽、吃火锅烧烤而饮凉茶之退热、加之平素感冒用药偏寒,损伤阳气,脾肾阳虚不振,寒困湿盛,凝而为痰,瘀阻血脉,一样欲睡难眠。年龄从十八九岁到六七十岁,男女均有。

其临床表现,除难以入睡、睡眠表浅外,患者疲乏困倦、身重酸软、头昏闷沉、关节酸痛、大便溏粘、偶尔感冒咳嗽有痰等等。以上表现不一定一一具备。有一二即可。但是患者舌淡苔白甚至滑,脉紧。

某女,49岁,幼儿园教师。失眠,难以入睡。且长期肩周疼痛酸软。易感冒,每次感冒都会咳嗽痰多,色白有泡沫。舌淡苔白如有水滑,脉两关紧。

辨证:阳虚寒凝、痰瘀互阻

治疗:温阳散寒、化痰祛瘀

组方:麻黄 桂枝 红花 姜半夏 陈皮 白术 木香 砂仁 石菖蒲 巴戟天 淫羊藿 茯苓 制天南星 旋复花

此处方中无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龙骨、牡蛎等安神药。病人服药二剂后,睡眠得以改善。

所以,针对失眠这个病症的治疗,也还是在于医生的诊断把握。不可照抄教科书。所谓尽信书,不如不信书。2022-05-26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1:27: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痰瘀互结如何导致失眠呢?中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和、营卫不调,痰瘀阻滞气机,导致阴阳不和,心神不安,从而引发失眠。长期下去,痰瘀耗伤气血阴阳,阴血不足,阴不敛阳,也会导致失眠。阳气虚弱,不能养神,睡眠自然异常。治疗慢性失眠,不能只单纯祛痰或化瘀,应兼顾两者,并重视脾胃。同...

  •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失眠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和、营卫不调,其病机的形成与痰、瘀密切相关,痰瘀阻滞气机,阴阳不和,心神不安而致失眠;痰瘀日久,耗伤气血阴阳;阴血不足,阴不敛阳,也会诱发失眠;阳气虚弱,浮越于外,则神不能安而睡眠异常。这个过程就好比攻城略地的战争,城堡的军队就是守护睡...

  •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久病成痰成瘀”所致。失眠时间越长,失眠的病因病机就越复杂,久病可产生痰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新血不生,旧血不去,心神失养,故而失眠常犯。正如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描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此痰挟瘀血凝滞,阻塞道路。”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

  • 中医的失眠证包括痰瘀、血瘀、痰湿、阳虚、气虚等证型,服用阿胶即可改善失眠较为片面,需采用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方案,确定患者体质,是否可服用补益药物等,如病情较久、身体较虚弱属于气血亏虚,需服用阿胶、大枣、龙眼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药物,效果较好。对于年轻患者或病程较短的患者,消耗较少,多为...

  •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 寒湿痹阻型的治法是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代表方剂为颈梳汤加减。- 痰瘀阻络型的治法是祛湿化痰、通络止痛,同样使用颈梳汤加减方剂。- 气血两虚型的治疗原则是补血养气、醒脑宁神,同样采用颈梳汤加减方剂,组成成分包括葛根、当归、桂枝、黄芪、炒白术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