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证应该怎样辨证确诊?

胃热证以火热炽盛,胃气失和为主要病机。以胃脘灼痛及实火内炽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有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火热炽盛的定性症状。有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等火热灼胃的定位症状。胃热(火)证与胃阴虚证的鉴别:两证均为胃的热性证候,但有虚实的不同。胃热(火)证多为过食辛辣或气郁化火所致,病发突然,病程短,热象明显为实性热证;胃阴虚证多为热病后期,发病缓,病程长,具有阴虚特点,为虚性热证。
2020-01-02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5:26: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胃热证也有实热和虚热之分。实热型患者胃痛或有灼热感,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结,需用金银花、石膏等清热解毒药物治疗。虚热型患者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口臭等症状,需养阴清热或益气清热,如用生地、麦冬等。中医治疗脾胃病常用“寒则温之,热则凉之”的原则。寒热错杂证需寒热并用,如半夏泻心汤;虚实夹杂...

  • 胃热证以火热炽盛,胃气失和为主要病机。以胃脘灼痛及实火内炽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有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火热炽盛的定性症状。有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等火热灼胃的定位症状。胃热(火)证与胃阴虚证的鉴别:两证均为胃的热性证候,但...

  • 胃寒虚证:则常常病情较长,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烂,腹部稍受凉或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发病,舌淡,苔白。表现为胃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剧痛,遇寒加剧,如果用热水敷,则“得温痛减”。胃虚寒证应在用健脾胃药物的基础上加一些温阳的药,如干姜、花椒、胡椒、桂枝等。

  • 胃寒虚证:则常常病情较长,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温,

  • 易_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经常口干、咽干,喜饮食冷品,不喜热品,大量饮食冷品后有舒适感,胃热疼痛时,多伴有胃内糙杂感。2、胃热的饮食禁忌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花椒、茴香、桂圆、白豆蔻等。多吃清淡一些的食物,比如绿豆、萝卜、冬瓜、山药、莲子、...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