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穴有什么作用?

幽门穴
位于
上腹部脐上六寸(巨阙)旁开五分处。有降逆、利咽、和胃的功效。
主治胸胁背相引痛、恶心、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善哕、支满、少腹坚、心痛、逆气、烦心,
胃痉挛、胃下垂、肋间神经痛。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0.7寸。【按病人的试体计算】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疾病〗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玉堂穴治烦心呕吐;配中脘穴、建里穴治胃痛、噎嗝、呕吐;配天枢穴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幽门穴
冲脉足少阴之会。
〖别名〗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
〖穴义〗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
〖名解〗
1)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2)上门穴。上,上行也。门,出入的门户也。上门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上行。
理同幽门名解。上关穴名意与上门同,关指穴内滞重的水湿被关卡于下,只有轻质之气循经上行。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针。2019-07-24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8:1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针。

  • 1、减轻医治恶心想吐、呕吐、饮食搭配下不来、消化不良、支满、痛心、逆气、闹心、胃痉挛、胃下垂、肋神经炎等。2、推拿幽门穴的作用:具备升清降浊、降逆和胃、利咽的作用。幽门穴的搭配作用 1、幽门穴配中脘穴、建里穴:治胃痛、噎嗝、呕吐;2、幽门穴配玉堂穴:治闹心呕吐;3、幽门穴配天枢穴:治...

  • 7. 下脘穴的主要功效是疏通水液,治疗脘痛、腹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痞块、虚肿等症状。8. 下脘穴的搭配穴位有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可用于治疗急性菌痢。9. 下脘穴的治疗方法为寒则通之或灸之或循经往下推按,热则水针或泻针排气。针灸时直刺0.5~1寸;可灸...

  • 1.曲池穴:位于前臂上,掌侧横纹上3寸,是治疗咳嗽的主要穴位之一。2.太渊穴:位于脚背部,第1、2跖骨之间凹陷处,按压可缓解喉咙痛、咳嗽作用明显。3.幽门穴:位于足底,两足内、外踝联结处后方凹陷处。4.列缺穴:位于足背部,第1、2跖骨之间。5.膻中穴:位于胸部中央,第4肋间隙中点。6.太白穴...

  • (1)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穴从此由寒湿之性转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